-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让理论绽放金色光芒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阅读感思
学生处党支部 蔡晓宇
一、尴尬:变革的时代与悄然的理论
回溯历史,中华民族从来不乏理论思考的勇气和实践,远至魏晋
玄学的冥思、宋明理学的推演,近至救国图强的探索、复兴大业的开
拓,对形而上的关注、对理论的探究,从来都与国难民瘼、生死抉择
息息相关。但反观百姓日常之道,在点滴琐事、在起居细微、在群聚
闲聊、在交游欢笑之中,真正的理论辩难和哲理思考,深刻的生民感
怀和大局关照,更多时候让位于滴水穿石的光芒展现——箴言典句俯
拾皆是,智慧珍珠有迹可循。或许这正体现了中华文化注重功利实用、
民族思维善于感性具象的特点,庄子所言“大道藏于屎溺”或意在此。
至于今天,理论的关注聚焦多在社会发展关头、理论的探索交流
在民间多以零散式展现、对理论的探究总体上呈经世致用色彩等特点
得到了传扬,更加明显的特点是理论更加式微。这可从两个角度观察。
其一是包括图书在内的文化市场的状况,其二是理论书籍的内容类
型。在图书市场上,通俗化、娱乐化、快餐化的读物大行其道,健康、
经济、经管等实用性强的图书更加畅销,而稍微关涉理论的作品,一
般难有差强人意的表现。而在文艺作品方面,气如长虹的《再说长江》、
《复兴之路》两部电视记录片在撼人心魄、让人陶醉理论之美的同时,
也显出理论探索的艰难和孤单。观诸市场上的理论书籍,由意识形态
机构编著的政治读物则占据了较大份额。
事实上,在当下的中国,我们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多需要理论、关
注理论。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社会转型期社会有机体的嬗变,社会 生活的纷杂多样,需要理论的疏导来培育国民健康的心理精神状态;
从政治角度,长期执政的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获得人民
1
的心理认同、如何强化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凝聚,需要理论的支撑来阐
明法理之基;从世界范围角度,全球化的背景,作为一个国家如何融
入世界潮流,彰显作用并保持独立、特色,需要理论的指引来让中国
人树立一种科学的文化心态。
那么,为什么对理论的关注如此之难?
二、疑问:理论回应现实到底有多难
在理论冷落的诸多原因中,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不容回
避。就人们的心理期待而言,偏向理性、注重实用是颇可理喻的特点,
由理论洞察时局,从理论寻找希望,经理论确定方向……不一而足的
现实诉求,成为人们关注理论的最基本出发点。就理论本身的价值而
言,一方面是其从现实凝练升华的智慧光芒和周密严谨的逻辑之美,
另一方面是其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从而指导现实的现实应用价值,依
其对规律的把握,给人们前进的方向和实践的武器,推动现实的发展。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逻辑上推导,现实中理论之所以冷落,要么是
难以回应群众的心理期待,要么是理论自身缺少实用理性,或者二者
兼具。反观现实,如能对市面的理论书籍稍微翻检,就很容易发现,
理论之所以受冷落,很大程度上还与理论或者理论工作者自身有关。
比如说,一些理论专家学者在讲授理论问题时,因循守旧、照本宣科,
只是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从书面转化为口头;又
比如,讲授者本人虽然执业理论研究,号称专家权威,但是其自身真
学、真信、真懂的程度让人不敢恭维;还有很多理论书籍,僵化、教
条痕迹明显,不敢、不能回应现实,对于现实的热点问题语焉不详、
对于人民群众的疑问难以回答;还有很多政治性较强的理论读物,单
方面强调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不关注国外马列主义、政治学的研究,
不涉足国外政治学的比较研究……可想而知,又有什么力量推动普通
民众去关注理论、关注政治呢?以《毛泽东传》、《他改变了中国——
2
江泽民传》等一批国外学者写的中国政治人物的传记性读物风靡市
场,一时洛阳纸贵,无疑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理论受冷的原因所在。
而这些原因中最易突破、又是当前最可为的,还应该是积极的回应现
实、直面现实,用理论激励人们向上的希望,以理论凝聚前进的力量。
所幸,《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在理论回
应现实方面树立了榜样和楷模。
三、探索:现实是理论绽放光芒的源泉
在听过的理论讲座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人。其一是中共中
央党校的秦刚教授。曾听过一次他做的科学发展观的讲座。单独看他
的 ppt,几无新意,但是听他开口一讲,却是引人入胜——因为他敢
于面对现实,眼界跨越四海五洲,新鲜的事例,现实的关照,的确让
人耳目一新。其二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向明博士。他到学校作十七大
的辅导报告,除了充足的例证和开放的学者气度,更让人难以忘怀的
是他以满腔的豪情、以崇尚真理的精神,大段背诵《共产党宣言》的
名段,使得满堂为之感染。其三是学校社科部的孟庆春教授。无论是
上学时听他讲课,还是聆听他的报告,都为他熟稔历史、信手拈来、
旁征博引、记忆超群的风格赞叹不已。
之所以提到以上三位学者,还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