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关税分类的含义,掌握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及其概念。了解出口鼓励与限制的政策措施。; 关税的含义及特点;关税的作用及其演变; 关税的种类;正常进口税通常可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低,二者税率差幅往往很大。如在美国,对金银首饰的最惠国税率为27.5%,普通税为110%。;二战后,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或者签订了双边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因此,正常进口税通常指最惠国税。
美国原克林顿政府将给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改称正常贸易关系,以避免美国民众的误解,是符合最惠国待遇实质的。
;2、出口税;一国政府征收出口税的原因;3、过境税;4、进口附加税
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关税外,再加征的额外关税,就叫进口附加税。征收进口附加税是限制商品进口的一种临时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应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的低价倾销;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等。因此进口附加税又称为特别关税。
进口附加税可对所有进口品征收,也可只针对某项,以限制其进口。如1971年美国出现78年来首次逆差,国际收支恶化。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对所有进口品加征10%进口附加税。
它主要包括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它是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津贴或补贴的外国商品在进口时所征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是按津贴或贴补数额征收的,其目的在于抵消出口国给予其出口商品的津贴或补贴。使它不能在进口国的市场上进行低价竞争以保护本国生产和市场。;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产品和国内市场。
所谓倾销,是一出口厂商以低于国内市场的正常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国外抛售商品,从而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国外市场。;征收反倾销税的两个条件;反倾销专题;关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义;关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义;欧盟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欧盟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关于替代国价格;关于替代国的选择;美国对替代国的选择标准;欧盟替代国的选择标准;关于替代国价格的选择;关于确定损害存在的标准;中国遭受的反倾销;5、差价税; 6、特惠关税; 7、普遍优惠制;普惠制的原则;普惠制是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重要的贸易政策。目前,实施普惠制的工业发达国家即给惠国有37个,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受惠国已有170多个。自1978年下半年以来,先后有36个工业发达国家宣布给予中国这一关税优惠待遇,中国尽管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也具备了享受美国普惠制待遇的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是至今仍未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的唯一一个西方发达国家。;普惠制的限制措施;毕业制度
为了缩小受惠的范围,一些给惠国还在给惠中规定毕业的概念。当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或某种商品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给惠国就认为它们已经毕业,从而停止对整个国家或某种商品给予普遍优惠制。前者为所谓的整体毕业(如美国在80年代停止给予韩国、台湾以GSP待遇),后者为部分毕业,如从1998年1月起,欧盟确定我国的皮革制品、鞋、帽、伞、部分金属制品、玩具、杂项制品毕业,停止享受普惠制待遇。它们在我国外贸中地位重要,负面影响不小。;普惠制与中国外贸;关税和征收方法;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
;;
;关税结构和有效保护;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和关税结构;
;
;
;
;
;
;
;
;5、关税结构的突出特征
利用关税保护国内市场不仅依赖于较高的税率,还要有合理的关税结构,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征收较低的关税,对最终产品征收高关税,从而使最终产品受到最充分的保护。
关税税率从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到成品,是随加工程度不断提高而提高的。关税结构的这种现象称为升级或阶梯关税结构(cascading tariff structure)。 ;有效保护理论说明,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税率与其制成品的进口税率相比越低,对有关的加工制造业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则越高。关税升级使得一国可对制成品征收比其所用的中间投入品更高的关税,对该制成品的关税有效保护率将大于该国税则中所列该制成品的名义保护率。
发展中国家的两难选择:如果对原材料不征税,只对最终产品征税,国内会出现大量的装配线,利用免税的原材料组装,占领市场,而不去发张中间产品和资本品。如果对原材料征税,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困难。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平均名义保护率在第一加工阶段为4.5%,第二加工阶段为7.9%,第三加工阶段为16.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健康管理形考作业1-4试题及答案.docx
- HSE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VIP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课件.pptx VIP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VIP
- 【TiKTok运营】TikTok变现方式全解析-市场营销策划-TikTok市场分析报告-TikTok.pptx VIP
- [教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doc VIP
- 常见的5-6幼儿绘本故事《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课件.ppt VIP
- 少儿美术创意PPT课件《夏日荷花》.ppt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氟化硼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项目板桥山隧道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