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教案上课讲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头城》教案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1、读一读,背一背; 2、体会借景抒情的手法; 3、体悟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之情和对当权的警醒之意。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借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对意象特征的体味; 4教学过程 刘禹锡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一、咏史怀古诗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著名诗人,洛阳人。曾和柳宗元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司马。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晚年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诗风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其仿民歌的《竹枝词》对后世影响很大。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哲学家。唐顺宗永贞元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元和十年,复出为连州刺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课文导读 1、这首诗重写景还是重叙事? 2、诗中描写了何景?景物有何特点?(写了什么?) 3、诗人为何写这样的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写?) 4、全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怎么写的?) 问题鉴赏 1、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中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昔日的繁华不再,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 这首诗一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你看,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着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美点赏析 1.本诗怎样在写景中寄寓感情? 2.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夜深还过女墙来”两句,对本诗的手法作简要分析。 景:石头城,故国没落荒凉——沉寂的群山,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 情: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感叹世事盛衰无常。美点赏析 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形象、引人遐想。 写出江潮有意,旧月多情,无情的却是历史的沧桑和人的命运的感慨。 (1)假如月亮有回忆,她会会回忆些什么?假如月亮有感情,她俯视现在的石头城会有些什么感觉? (2)假如月亮会叹息,她会感叹些什么? 问题鉴赏 3、体会意味深长的诗意: 五、表现手法 借古讽今 虚实结合 拟人手法六、比较阅读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苏台即姑苏台,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 比较:刘、李谁写得更好些?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韦庄 [注]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 原为六朝时城墙。 拓展学习1.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拓展学习2. (东晋时的豪华宅第的衰落,昔日燕子飞进寻常百姓家, 使人产生无穷的感慨。)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告诫要防止历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 拓展学习3.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历史兴衰的喟叹,怀才不遇的悲愁) 小结: 山水不变,杨柳依新,然而繁华之景已成过去,人与事也已作古自由后人评说。这一切都逃不脱头上朗朗明月的眼睛。课堂总结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思想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 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课堂总结 一、主题 提示: 诗人借描写石头城萧条荒凉的景象,伤悼石头城六朝繁 荣的消逝,表达了作者江山依旧、国事日非、繁荣易逝、 好景无存的慨叹,抒发了作者对满目疮痍、国运衰微、人世 沧桑、中兴成梦的愁闷之情。 二、艺术特点 1、景语情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拟人化

文档评论(0)

139****0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