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学习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背诵并能理解默写这五首诗。饮 酒(小组齐读2遍,注意注音与重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有心出仕,但又厌倦官场世俗的束缚,总处在出仕与归隐的心理冲突之中。他29岁开始人仕,时官时隐13年,这种“一心处两端”的矛盾贯穿一生,所以鲁迅说他“并非浑身是静穆”。写作背景: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所写,但诗的内容不一定都与饮酒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饮酒》组诗 共20 首,本诗便是其中的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车马”指的是达官贵人的高轩,“车马喧”指奔逐于仕宦之途的喧嚣。心远:心志高远。“远”:远离,远离官场,远离名利,远离尘俗。由此可知,作者虽然身居闹市,但因为他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并没有被那些喧闹困扰,仿佛是生活在幽静的田园中一样。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悠然:悠闲的样子。作者的心境是悠闲自得的。说明作者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相与:成群结伴,说明作者不光在勉励自己归隐,还在规劝他人丢弃对名利的追逐,回归自然。诗人从对自然界的欣赏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隐居的怡然自得和快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面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我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主题: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的心境。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理解性默写:1.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2.用设问表现作者对超凡脱俗境界追求的诗句是: , 。3.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表现陶渊明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春望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读准下面的字,并理解它的含义溅( )——抵( )——搔( )——浑( ) —— 胜( )——簪( )——jiàn溅落dǐ值得sāo用指甲挠简直hún能够承受shèng一种束发的首饰zān朗读节奏划分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思——感悟诗意、品味诗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 写望中所见,勾画出战乱后首都的面貌。“国破”和“城春”两意相反,诗人以之对举,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心惊胆寒。(触景生情)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移情于景)。 诗句运用反衬手法移情于景,通过花与鸟这两种具有特征性的春天的景物表明诗人对时事和离别的感伤。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思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一直持续了几个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连三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