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悲欢离合总关情
——品纳兰词
摘要:凡有井水饮处,皆有争唱纳兰词,众人皆爱纳兰词,君亦爱之。笔者认为纳兰词之所以如此受人喜爱,究其根本原因一个“情”字,纳兰词中,悲欢离合总关情。本文试从凄美的意境、情深婉至的感伤情怀及上升到生命意识与沧桑感的深情这三方面对总关情的纳兰词分析,走近这位词人。
关键词:意境 凄美 深情 感伤 沧桑感 情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我国清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称其词“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1]真切、情真是其词的重要特点。纵观我国历代诗歌词赋,唯有情至真至切、至深至烈,方能经久不衰且家家争唱。加上纳兰性德本人一生至情至性,不失其赤子之心,故而其词能有高境界,为人喜爱。
其词总关情,主要体现在:
(一)、凄美的意境;
(二)、情深婉至的感伤情怀;
(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沧桑感。
下面对这三方面逐一解析。
一.凄美的意境
纳兰词上承李后主后期之词,吸收李清照、秦观的婉约特色,意境凄美,自成高格。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2]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纳兰词写情处沁人心脾,写景处如在人耳目,可谓意境存也。
纳兰词含蓄、凝练,既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也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借景抒情,咏物言志。它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更是词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纳兰词中,意境又独具特色,即凄美。“萧萧黄叶”、“疏窗”、“昏鸦尽”令人心也凄冷;“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用叠词更添凄美之境;“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意境深静,静至也;“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观此意境,我似乎也在其中,凄美之处顿出。处处兼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又不着我色,由此而观之,那物的凄美必融作者心情之凄凉。情景交融、情真意切,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为景生,景为情没。何以萧萧,只因作者情思深重,于景中诉入其真情,平生万种情思皆融其中,凝结于心,表之于词。其友顾贞观如是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其诗独抒性灵,似杜鹃啼血,于婉转的歌声中诉千古风情。
二.情深婉至的感伤情怀
(一)从词性来品其词的感怀情怀
叶燮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又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言,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伦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3]诗如此,词亦如此,纳兰词更是情深婉至,大义朦胧。其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细思量。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上阕通过“西风”“疏窗”“黄叶”“残阳”来定格孑立残阳、衣袂飘飘的孤影;下阕以往日和他人之乐写心中之悲,以合欢写孤独,故而倍悲、倍愁、倍孤独,深情于点点滴滴的细事中而现,其情深婉至之处可见一斑。“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美更美?有,那就是把美当着你的面摔个粉碎。”
[4]细细思量往事一幕幕,秋风只为作者而凉。萧萧黄叶,由景及人,由物及我,我亦感伤,但往事如烟,随风而逝,现思往事,往日不惜,如今再也不可能重历,更衬感伤。大有李煜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境界,言有尽而意无穷,一片真情全在其中。
“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皆是。”
[5]此言词重寄托。纳兰词《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两句话参透了世情,问懵了苍生。全词温婉含蓄,怨而不怒,吾若不观其后面的词语,只觉是男女间的词,读完全词,又看完典评,方知朋友间绝交之词,用男女之事寄托作者的别样情怀,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同时,全词亦用典,委婉表达心声,词亦含情至深,感伤之至。
纳兰词也属典重之词,纳兰词大量用典,有的是直接用古代典故,如“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有的是化用前人典故,如“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临江仙?寒柳》),化用语出《楚辞·招魂》:“层冰峨峨,积雪千里。”直指其词的主题:对亡妻的深情和对爱情的执着。纳兰词用典,或直接或委婉表达个人的情思,借典来表达心曲,寥寥数语之间寄托着厚重悠远的感伤情怀,与李商隐的隐讳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从词类来品其词的感伤情怀
再观纳兰所作悼亡之词,亦情深婉至,亦感伤。悼亡词的数量在纳兰词中占相当数量,与卢氏齐眉举案之情在卢氏亡后亦留于容若心中,挥之不去。如悼亡词《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若非思念之深,何以久不得眠?何以闻雨打芭蕉之声?从夜滴要明,若非情之深,又何以心也碎?孤独满心无释处?过去的快乐,现在回忆起来却满是痛苦,容若于下片中说看什么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