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生物工程(发酵)第三章-培养基制备与灭菌.ppt

微生物工程(发酵)第三章-培养基制备与灭菌.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思考题: 培养基有哪些化学成分组成?这些成分的来源有哪些(尤其是C、N源)?各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前体物质、抑制剂、促进剂的概念 发酵工业原料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发酵培养基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发酵培养基设计和优化步骤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发酵工程培养基灭菌的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按纯度 ;固体培养基 :适合于菌种和孢子的培养和保存,也广泛应用于有子实体的真菌类,如香菇、白木耳等的生产 ;根据生产流程和作用来区分;3.1 发酵培养基组成及来源;3.1.1 五大营养要素及其主要来源;3.1.1.2 碳源;a. 纯糖原料 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b. 淀粉质原料 直链淀粉(聚合度 100-6000) 支链淀粉 ();薯类原料:红薯、木薯; 谷物原料:玉米 野生植物原料:橡果、葛根、蕨根 辅助原料:麸皮、米糠 ;② 淀粉、糊精;c. 糖蜜原料: 制糖工业中的副产物; 甘蔗、甜菜;糖蜜使用的注意点:;d. 纤维质原料: 农作物秸秆;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3.1.1.3 氮源;a. 无机氮源 氨水、硝酸盐、铵盐 特点:吸收快,速效氮源。但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常会引起pH的变化如: (NH4)2SO4 → 2NH3 + 2H2SO4 NaNO3 + 4H2 → NH3 + 2H2O + NaOH 满足菌体生长 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 ;b. 有机氮源 玉米浆、豆饼粉、花生饼粉、棉籽饼粉、鱼粉、酵母浸出液 ; 有机氮源成分复杂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发酵过程进行影响,而另一方面有机氮源的来源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在有机氮源选取时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原料的波动对发酵的影响;3.1.1.4 无机盐 酶活中心的组成部分 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 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 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 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 ;3.1.1.5 生长因子;3.1.1.6 前体物质、抑制剂和促进剂; 前体一般都有毒性,浓度过大对菌体的生长不利 苯乙酸,一般基础料中仅仅添加0.07% 前体相对价格较高,添加过多,容易引起挥发和氧化;3、产物促进剂 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促进剂提高产量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些促进剂本身是酶的诱导物; 有些促进剂是表面活性剂,可改善细胞的透性,改善 细胞与氧的接触从而促进酶的分泌与生产, 也有人认为表面活性剂对酶的表面失活有保护作用; 有些促进剂的作用是沉淀或螯合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抑制剂: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质变性的物质; 可用透析或超滤的方式去除; 在培养基中添加抑制剂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会使另一代谢途径活跃,从而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某一终产物或使正常代谢的某一代谢中间产物积累起来; ;3.1.2 发酵工业原料的选择原则;3.1.4 原料的预处理和加工;加工:糊化、液化 淀粉→糊精、低聚糖 糖化 产生葡萄糖 淀粉颗粒受热并吸水膨胀,体积迅速增大,固态结构被破坏,形成粘稠的液体,称为糊化; 糊化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分子链被切断,相对分子量变小,粘度迅速降低的过程称为液化; 经液化后的料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使糊精或低聚糖水解为葡萄糖,称之为糖化。 ;糖蜜原料的预处理 去除杂质、胶体、灰分(钙质)及产酸细菌; 方法:加酸酸化; 加热灭菌; 静止沉淀; 脱钙;;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及加工: 预处理: 用化学、物理、生物学的方法,去除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破坏纤维素的结构; 加工: 酸水解 酶水解;3.2 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和优化;3.2.1发酵培养基设计的基本原则;3.2.3 发酵培养基设计和优化步骤;类胡萝卜素高产菌Y11的培养基的优化;; 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分(以碳源为例); 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成分(以碳源为例);结果:; 正交设计确定优化的配方;;例:;摇瓶优化配方:菌种筛选,反应器研究的基础;3.3 培养基及设备的灭菌;1)干热灭菌 ;2)湿热灭菌;过滤除菌 对不耐热液体培养基和空气灭菌进行过滤除菌; 硝酸纤维素膜和醋酸纤维素膜 (0.22 0.45μm) 核孔滤器(聚碳酸胶片); ;化学药品灭菌: 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 高锰酸钾 漂白粉 乙醇;熏蒸灭菌 甲醛 6g/m3 硫磺:2-3g/m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