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西汉的经济转型
陈新岗①
【内容摘要】 西汉在中国经济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战国起发生的经济转型,大致在
西汉中期或后期正式完成。内容主要包括: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为特征的
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以“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为内容的租佃制度成为
最主要的经济剥削方式;名之为“上林三官钱”的五铢钱开始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并发展成
为最重要的货币制度;盐铁官营、酒榷、均输以及平准成为最主要的工商经营方式。西汉的
经济转型,连同政治转型、思想文化转型的完成,标志着古代封建制度的正式建立。
【关键词】 西汉 经济制度 经济转型
一、 西汉的基本经济制度
西汉是一个经济大转折的时代。大致在西汉中期或后期,自战国起发生的经济转型得以
完成,同时也标志着封建经济制度的正式确立。这些经济制度或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制度、租
税制度、货币制度以及工商管理制度等。
土地制度是西汉最重要的经济制度。西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有三种:国有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西汉之前,国有土地所有制曾经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
形态,这也是奴隶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进入西汉之后,国有土地所有制依然具有重要
地位,但由于商品经济之发展、土地兼并之盛行,它迅即被地主土地所有制取代,尤其是大
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整个土地形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农民土地所有制则处于附属地位。这
个转变过程,大致是在西汉中期完成的。
包括田赋和地租在内的租税制度是西汉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制度,而大量出现的租佃
经营方式则是征收田赋和地租的基本保证。从战国开始,租佃经济制度开始稀疏出现。在西
汉,租佃制度成为普遍的经济剥削方式。租佃制度的普遍确立,标志着封建经济制度开始确
立,但这项制度确立的标志并不十分明显,依据仅有的文献资料,我们可把这一过程大致确
定在西汉中期或后期。
货币制度也是西汉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战国时期的货币制度呈多元化、地域化状态。
西汉前期,货币制度仍然比较混乱,私铸、盗铸现象极为普遍。汉武帝时国家对货币制度进
行了根本性变革,由中央政府统一了货币铸造权,确立了五铢钱制,从此成为西汉的基本货
币制度。在货币改革中,思想家和统治者逐渐认识到:货币是主权的象征,国家必须统一货
币形制,统治者必须掌握货币的铸造权。货币制度的转型,其标志就是汉武帝统一币制系列
措施的出台,时间为西汉中期。
工商管理制度也是西汉重要的经济制度。从春秋战国时起,各个国家对有关国计民生的
②
重大工商业经营或采取官营的方式,或采取民营的方式,但基本上民营占主导地位。 进入
西汉之后,这种情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官营开始占据绝对地位。工商管理制度转型之完成,
时间大体是在汉武帝时期。
二、土地制度的转型
①
1975
作者简介:陈新岗 ( —),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
思想史、产权经济学。
② 陈新岗:《“刘晏模式”与中国历史上的工商经营》,载 《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
1
①
土地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 。谁拥有最多的土地,便
是社会的统治阶级;谁拥有最少的土地或者没有土地,便是被统治阶级。也就是说,土地所
有制的形式决定社会的性质。西汉基本上存在着三种土地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地主土地所
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三种土地所有制,基本上形成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社的土地
②
所有制形态。 作为封建经济制度确立标志之一的大土地所有制,从出现到占主导地位,经
历了一个过程,并最终在西汉成为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恩格斯在 《德国古代的历史和语言》一文中说:“当自由的土地一旦变为可以自由出让
的土地财产,变成商品的土地财产,从那一瞬起,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便仅是一个时间问
题。”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和土地自由买卖的产物。战国时期,土地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