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pptxVIP

04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发展战略思想进一步完善阶段;;温饱;;2.“新三步走”发展战略(130页);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江泽民的新“三步走”战略;胡锦涛对“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发展;胡锦涛对“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发展;胡锦涛对“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发展;胡锦涛对“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 ;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明确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社会”。 ;  邓小平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b、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c、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d、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e、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f、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g、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h、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i、恩格尔系数50%; j、成人识字率85%; k、人均预期寿命70岁; l、婴儿死亡率3.1%; m、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n、电视机普及率100%; o、森林覆盖率15%; p、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既是发展战略,又是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要经过今后20年的奋斗,逐步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化。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低水平,是讲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到2003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1090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水平。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不???面,主要偏重于经济方面(物质层面),解决生存需要,还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需要,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很不够。;发展不平衡,是讲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等,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总结:“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发达国家 重视教育 据2002.11.11 新华网;2001年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首届国家科技奖颁奖大会。图为江泽民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左)、袁隆平(右)颁奖后与 他们合影。;;;;;;;;;;(三)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四)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第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中58项在东北;东北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东北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东北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是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有较大比重。人口占全国的8.3%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33%;二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较为重要。2002年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辽宁第7位,黑龙江第13位 ,吉林第18位;三是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在东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1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14.9%。; 第三、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东北三省电站成套设备占全国的1/3;东北三省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7 ,东北三省乙烯产量占全国的1/4;钢产量占全国的1/8;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的位次也比较靠前。 ; 第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 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 商品粮占全国的1/3。 第五、拥有明显的科教优势和众多的技术人才。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11.3% 。其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