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生活,把苦日子过成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页码页码页 / 共NUMPAGES 总页数总页数页 不抱怨生活,把苦日子过成诗 【--节日演讲稿】   《不抱怨生活,把苦日子过成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切实在用心在感悟,在聆听李娟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对李娟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一个微信公众号里偶然读到李娟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外婆信佛》,一篇是《全世界都知道我丢了》。我被她对外婆和妈妈的那种令人惊叹的白描的手法、奇妙的构思和叙事能力深深的感动了。看到篇尾的介绍,知道了她的文章是出自她的一本书《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我便在网上搜索,看到,她已出了好几本书,其中《九篇雪》与《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是受到多位名人推荐最多的几本书。淘得三本并一口气读完。边读边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说不清为什么,也许是她文字里记录的那些许多苦涩难忘的细节,是如此的平和,温暖,还也许是她在文字里表现的那份纯真与朴素让我也不由自主的跟着朴素起来,让我如此感动。那些明亮、绵密的文字之后,是怎样寂寞、无声的内心,是何等汹涌的世界?   也许是阅读习惯不同,有些散文名家的文章我读起来很艰难,不喜欢听那些所谓名家高高在上说教,他们的语言可能很真诚,但总觉得不够入我心。所以,有些名家的书我常常是翻翻就放下了。而李娟的书,我一拿起来就很难放下。床头上摆着一本,餐桌上有一本,厕所的洗衣机上还有一本,交差着看,从没厌倦。有的故事看过一遍,翻到时又看了一遍,觉得还是那样耐读。   直到2013年出版《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李娟仍生活在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四面茫茫荒野,天地洁白。   她在新版自序中说“还有读者对我的生活近况好奇。五年前我从阿勒泰地委宣传部辞职后,一直生活非常动荡,直到去年才安定下来。去年春天,我把我的家从书所说的‘阿克哈拉牧业村’迁到阿勒泰市郊农村。如今家里有三亩地,种了喂牛的饲料和玉米、葵花。养着四头牛、一群鸡鸭,以及三条狗。去年一直在修房子,蛮辛苦的,如今新生活刚刚理顺。同时也在城里买了楼房。”   童年和少女时代的李娟,就辗转在遥远的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与哈萨克牧民一起转场。游牧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逐水草而居,搬家次数最多的人家,一年之中平均4天搬一次家。从南往北千余里,反复穿梭,依从大自然的规律生存。   就是这样的在阿勒泰中艰辛而苦难的生活,确在李娟的笔下,流淌出温暖而平和的文字,温暖着喜欢她文字的无数个读者。   李娟是一个在逆境中不悲观,不低落,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淡然与从容的女子。   她在《九篇雪》一书中这样轻松流畅的写那些草原上艰苦生活的过程,足以让人“嗤”的笑出声来,“有一天,我从睡梦中醒来,感觉那个清晨比以往任何一天都要寒冷,光线也格外明亮。起床一看,原来昨晚我们睡的房子塌了。”由于她、外婆、和妈妈三个女人跟着牧民转场要不停的搭帐篷,没有男人,帐篷自然搭不结实,所以她们的房子总是破。下雨天就更麻烦了,“我们在房子里上上下下拉满了挡雨接水用的塑料布和床单;顶棚铺着大大小小的撕开的塑料袋子,压着泥块和粗壮的树干,绷着铁丝,房子周围系着各种各样的绳子,吊着石头,以便扯住容易被风掀开的蓬布;到处是补丁,满处是接水用的瓶瓶罐罐……”她们总是要冒着大雨去用各式各样的泥块压那些被风掀起的帐篷,当她抱着一大块沉甸甸的潮湿的泥土,往帐篷上盖时说:--看这上面还有株草莓……她们都笑了。当然看到这儿我也跟着笑了。她写挑水的难度不亚于搭帐篷,“双手害怕似的紧紧抱着前面那截扁担,桶不是这边高就是那边低,脚步踉跄不稳……”冬天拉井盖会把手冻在上面,拉下一层皮来渗出血。看到这儿,我眼里噙泪,心里充满了疼惜。而李娟,这个阿勒泰长大的女孩儿,并没有因为生活的不容易而悲哀,而依然爱着那里,依然幻想着弹奏着那首与天窗有关的歌,她告诉妈妈:“这美丽的沼泽上还是有我们那么多美好的梦想,永远也不要放弃生活。”她把草原当成她的花园,一次次无边际的走着,把那些苦日子慢慢地走成了诗。穷苦本身没有任何浪漫可言,她也没有粉饰它,但看她的书我总是想到那句话;“生活不只有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一定不是很搭,但就是有这句话总在我眼前晃啊晃。   李娟写人物,从不写人的阴暗与负面,她用明亮而爽直的笔触描写牧民们的纯真与自然的回归。   她在《阿勒泰的角落》里写那些纯朴的牧民,“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因为这里的牧民都不会赖账,但有一个人的名字已经在纸上停留好几年了,有一天李娟给一个进商店买东西的人看这个名字试着问一下认不认得这个人,没想到这个人正是签名字的人,当场就承认了,并在当晚还了二十元钱,在接下来的八个月里分四次还完了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