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验--薄层色谱法.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了解色谱分离的原理及其应用。 2. 初步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技能。;色谱法概述 1938年俄国人首先实现了在氧化铝薄层上分离一种天然药物。1965年德国化学家出版了“薄层色谱法”一书,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 ; 色谱法(Chromatography)亦称色层法、层 析法等。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1. 按固定相所处的状态分类 :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柱色谱 (Column Chromatography) 纸色谱 (Paper Chromatography) 2. 按分离机理分类: 吸附色谱(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分配色谱(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I EC) 凝胶色谱(GPC) ;*;色谱法三要素; ⑴ 氧化铝(alumina) 氧化铝的吸附活性来源于铝原子上未成键电子对。氧化铝的活性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低,活性越大,吸附力越强。无水氧化铝吸附活性特别强。根据氧化铝的含水量可将氧化铝的活性分为五级 。;* 酸性氧化铝(pH=5-4),适用于分离酸性化合物 和对酸稳定的中性化合物,如酚类物质和某些氨 基酸类等。 * 中性氧化铝(pH=7.5),适用与分离生物碱、挥 发油、萜类、甾类、蒽醌以及在酸碱中不稳定甙 类、酯、内酯等化合物。凡是能用酸性或碱性氧 化铝层析分离的物质,中性氧化铝也都适用。 * 碱性氧化铝(pH=9-10),适用于碱性,如生物 碱和中性化合物的分离。 ; ⑵ 硅胶silica gel 它的吸附性来源于硅胶氧原子上未成键的电子对和可以形成氢键的羟基。羟基有结合型(Ⅰ)、活性型(Ⅱ)和游离型(Ⅲ)三种;活性 ;洗脱剂(流动相): 也称展开剂,在色谱过程中起到将吸附 在固定相上的样品洗脱的作用。 乙酸吡啶水醇类(甲醇乙醇正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甲苯环己烷正己烷石油醚 * 从前到后-洗脱能力降低。 ; 试样: 在给定的条件下,各个成分的分离情况,与被分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关,对极性吸附剂而言,被分离物质的极性越大,两者吸附作用也越强。具有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其吸附能力按下列顺序增加: Cl, Br, I C=C OCH3 CO2R C=O , CHO -SH- -NH2 -OH -CO2H ;在吸附层析中,试样、洗脱剂和吸附剂三者关 系。它们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鉴定化合物: 在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纯粹的化合物在薄层色谱呈现一定的移动距离,称比移值(Rf值),所以利用色谱法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纯度或确定两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一物质。 * 跟踪一些化学反应进程: 可以利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观察原料色点的逐步消失,以证明反应完成与否。;薄层色谱;一、实验步骤;1. 制薄层板;2. 点样;点样操作: 1.可利用铅笔画一条线; 2.样品溶液要点在 0.7-0.8 mm处; 3.采用多次点样时,应待前一次点 加的溶剂挥发后再进行; 4.点量应适中,避免斑点拖尾; 5.配制样品的溶剂具有挥发性和 小极性。 ; 3. 展开 ;展开槽; 多次展开— 一次展开未达满意分离时,可将薄层板干 燥后再次用同一种溶剂展开,可重复多次,直到混合物分离为止。 梯度展开— 混合物性质差别较大时,一种流动相不能有效分离时,可采用不同溶剂依次展开不同距离。 二维展开—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展开。将样品点在薄层板的一个角上,展开适当距离后,挥干溶剂,再将薄层板以与原展开方向成 90 ? 的方向进行展开。;;薄层色谱示意图;4.显色及数据记录;1. 板点样需很轻,否则固定相会粘到点样管下方。 2. 一根点样管只能点一种样品,否则有交叉污染。 样品点直径应不超过 2 mm,样品点决不能浸到展开剂中。 4. 展开剂离薄层板上缘约0.5 cm时应停止走板,取出 晾干。不可使展开剂走到板的尽头。板取出后要及 时标记展开剂前沿,否则展开剂挥发后难以确定。;1. 展开剂的高度超过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什么 影响? 2. 如何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3. 为什么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