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盖桁架结构计算书_G.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3 干煤棚主体结构计算书 结构方案 此干煤棚采用三心圆柱面桁架结构,煤场跨度114m(内弦轴线之间的距离),纵向长度200m。钢筋混凝土的柱顶标高(支座底标高)为2.0m。 桁架采用倒三角形空间钢管桁架,桁架上弦间距为4.2m,桁架高度为4m-5.2m。桁架间榀间距为13m,共计16榀。 设计依据 名 称 编 号 美国建筑钢结构规范2010 AISC.360-10 美国最小荷载规范ASCE 7-05 ASCE.7-05 AISC设计导则-7从屋面到柱脚板 AISC Design Guide 7 AISC设计导则-1 柱脚板与柱脚锚栓设计 AISC Steel Design Guide 1 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 AWS D1.1 SEISMIC PROVISIONS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ANSI/AISC 341-10 2009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IBC-2009 孟加拉建筑规范 BNBC-2010 总体信息 由于结构纵向长度为200m,为降低温度作用产生的不利影响,沿纵向中部设置一道温度缝,将主体结构划分为两个结构单元,两个结构单元完全对称。各结构单元间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滑动的檩条来实现。以下分析针对一个结构单元。 几何信息 结构计算简图 材料选取 桁架各构件均采用Q345B。 截面尺寸 取典型一榀主桁架如下图所示。 详细布置详见结构施工图。 约束假定 桁架支座采用抗震球铰支座节点,详细布置详见结构施工图。 荷载取值 恒载 上弦荷载: 0.30 kN/㎡(取自招标技术规范书) 活载 屋面活载 0.50 kN/㎡ 下弦吊挂荷载 0.10 kN/㎡(取自招标技术规范书) 风荷载 根据《BANGLADESH NATIONAL BUILDING CODE》(2014)中孟加拉国家规范,重现期为50年一遇,风速高度为10m,时距为3s的基本风速为80m/s。 方案设计阶段风荷载体型系数参考美国规范和中国规范执行,施工图阶段按照以往中国国内实际工程风洞结果和数值风洞结果执行。 地震作用 根据《BANGLADESH NATIONAL BUILDING CODE》(2014)中孟加拉国家规范,Chapter2 《LOADS O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具体要求如下: 温度作用 本项目考虑±20温度作用。 计算程序 Sap2000 V20.0 计算模型简图 荷载简图 恒载布置图 恒载布置图(kN/m) 活载布置图 活载布置图(kN/m) 风荷载布置图 风荷载布置图一(kN/m) 风荷载布置图二(kN/m) 风荷载布置图三(kN/m) 荷载组合 LRFD基本组合 1.4D 1.2D+1.2T+0.5L 1.2D+1.6L+0.8W 1.2D+1.6W+0.5L 1.2D+1.0E 0.9D+1.6W 0.9D+1.0E LRFD标准组合 D D+L D+W D+L+0.8W D+W+0.5L D+T+0.8W D+W+0.5T D+E ASD基本组合 D D+L D+T D+W D+0.7E D+0.75W+0.75L D+0.75E+0.75L 0.6D+W 0.6D+0.7E 其中:D代表恒荷载,L代表活荷载,W代表风荷载, E代表地震作用。 设计控制参数设定 计算长度系数 桁架弦杆及关键构件腹杆取1.0,其余桁架腹杆可取0.90。 平面外支撑长度 桁架上弦取屋面侧向支撑桁架间距,本工程考虑支撑间距为网格长度。 计算结果输出 组合应力比输出 单榀组合应力比(取最不利一榀) 根据美国钢结构规范《Specification for Structrual Steel Buildings》(ANSI/AISC 360-10)进行构件设计,上、下弦杆最大应力比为0.83,腹杆最大应力比为0.83,构件应力比均小于1.0, 变形输出 1.0恒+1.0活最不利组合节点位移图(mm) 跨中竖向最大位移59.2mm( 桁架跨度l=114.0m,故L/1925L/400),满足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水平方向最不利节点位移图(mm) 水平最大位移155.6mm(肩部)、170.2mm(桁架顶部),可满足要求。 支座反力 恒载作用下支座反力(kN) 活载作用下支座反力(kN) 风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_1(kN) 风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_2(kN) ASD组合下支座反力 ASD_D+L组合支座反力(kN) ASD_D+T1组合支座反力(kN) ASD_D+T2组合支座反力(kN) ASD_D+W1组合支座反力(kN) ASD_D+W2组合支座反力(kN) ASD

文档评论(0)

别拿青春赌明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