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居民点论文:日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及集约节约利
用潜力研究
【中文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是实
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
速发展,非农建设需要增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自
发形成的农村居民点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布局,不仅数量大、分布零散,
而且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粗放,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如
何对农村居民点进行集约节约利用,以缓解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日照市农
村居民点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现
状,以及近年来的动态变化,计算日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
力。据调查 2009 年日照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 204.61 平方米,
超出了国家标准,其中东港区人均用地面积最高,达到 264.17 平方米,
莒县人均用地面积最低为 185.93 平方米。研究表明,1997-2009 年日
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由 35744.13 公顷增加到 37852.31 公顷,增
加了 2108.18 公顷,农村居民点人均面积从 153.37 平方米增长到
204.61 平方米,增加了 51.24 平方米,总体呈上升趋势,集约节约利用
水平下降。通过测算,得出日照市 2009 年、2020 年农村居民点集...
【英文摘要】Land resource is the basic resource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non-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would occupy
a lot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nd
and popula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Due to the historical
reasons, the villages of initiative form have a lack of unified
planning and layout. Not only havi...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 集约节约利用 日照市
【英文关键词】Rural Residential Areas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 Rizhao City
【索购全文】联系 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日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及集约节约利用潜力研究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8 1 引言
9-17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1 1.2 国内外
研究进展 11-13 1.3 研究目的 13-15 1.4
研究内容 15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7
2 区域概况 17-23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7-18
2.2 自然条件 18-19 2.3 社会经济条件 19-20
2.4 土地利用现状 20-23 3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查
23-29 3.1 农村居民点调查的目的 2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