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精髓对联.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满乾坤福满门 天增岁月人增寿 中国对联文化浅讲 对鼷 起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 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 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 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 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 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 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 年 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 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 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 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的起源 张贴桃符: 秦汉以前,民 间每逢过年就 有悬挂桃符的 古老风俗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 神神茶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中华第一联 佳节号长春 新年的余庆 对鼷 发展 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 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 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 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 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对联由两个相对的句子组成。它的上句叫上联 对 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上下两句 对称,是对联的最主要特点。所谓对称,就是 内容要相关,字数要相等,句法要相似,音韵 联 要和谐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 特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 点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 「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 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 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 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 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 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对联的特点 ,录 2、钓鱼,打虎 3、一叶孤舟,坐了两三个旅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 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 书,考了三番二次,今日一定要中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 同。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 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的特点:平仄协调_仄起 上联:春晖盈大地平平平历仄 下联:正气满乾坤仄仄仄平平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 古汉语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 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现代汉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 但是应该注意,由于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有十分之 异音,因此不能将此作为区分平仄的绝对标准。古 声字已分别进入了现代汉语读音的阴平、阳平、上 声、去声中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