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教学文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一、体温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称生命体征,它是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是衡量人体状况的科学依据,人的生命体征在健康状况下变化很小,但在患病时,则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表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可以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体温:正常人温度在36—37℃,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在36.3—37.2℃),直肠温度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0—37.0℃。 生理性变化:正常体温24小时内随新陈代谢的情况而变动,如在运动、进食后体温会稍升高,休息睡眠时体温稍降;清晨3—5时最低,5—7时最高。但升高幅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 测量体温的方法 1. 用物:体温盘内备消毒体温表、放置污体温表的容器、消毒液纱布、放置污纱布的容器、记录单、笔、有秒针的表。 2. 操作方法:检查体温表有无破损,汞柱是否在35℃以下,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老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根据病情选择量体温的方法。 (1)、口腔测温法:将口表汞端斜放于舌下,嘱老人闭嘴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表,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后将体温表浸入消毒液容器中。 (2)、腋下测温法:先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表汞端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嘱老人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其夹紧上臂。10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数后将体温表浸入消毒液容器中,记录体温值。 (3)、直肠测温法:老人取侧卧、仰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用润滑剂润滑肛表汞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肛表,检视读数后将肛表浸入消毒溶液容器内,用卫生纸为老人擦净肛门,整理衣被,协助老人取舒服的卧位,记录体温值。 注意事项: 在甩体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以防撞碎;切忌把体温表放在热水中清洗或在沸水中煮,以防爆裂;刚进食或面颊或面部热敷后,应待30分钟后方可测量;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为婴儿、重老人测量时,应守护在旁;如老人不慎咬碎体温表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片屑,以免损伤口腔,再口服蛋清液或牛奶,以延续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也可服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37.3℃—38.0℃;中度热:38.1℃—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以上。 体温异常的护理 1. 高热老人降温法 体温超过39℃称高热。常采用以下护理措施: 物理降温法:利用物理原理达到散热目的,体温超过39℃。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可用乙醇擦浴、温水擦浴或做大动脉冷敷。 药物降温法:按医嘱应用解热剂使体温下降。在未明确发热原因时,不要轻易使用退热药,以免改变其原有热型其他临床特征,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2. 高热老人的其他护理 高热老人应注意多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有效防止病情恶化;高热老人因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有利于细菌繁殖易引起溃疡,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老人做好口腔护理。高热老人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给老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二、脉搏 脉搏: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在浅表动脉上要摸到动脉搏动,简称脉搏。 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 1. 脉率: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成人为60—80次/分钟,它可随着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2. 脉律:即脉搏的节律,正常的脉律,脉搏搏动均匀规则,间歇时间相等。 测量部位: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等。 测量方法: 解释:向老人解释,以取得合作。诊脉前需保持安静,如剧烈活动后休息20分钟后在测。 位置;以测桡动脉为例,老人取从位或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 手法: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轻放在桡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地触及脉搏为宜,一般情况下测30秒,将所测脉搏数乘以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危重老人应测1分钟。 注意事项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老人的脉搏相混淆;为偏瘫老人测脉应选择健则肢体;测脉搏时发现异常须及时与医生或护士联系。 观察。 1. 脉搏增快:每分钟超过100次为速脉,常见于发热、贫血、心功能不全、休克期及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疾病,脉搏级慢,每分钟少于60次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等。 2. 节律异常:脉搏的搏动不规则,间隔时间时长时短,称节律异常。间歇脉是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也称过早搏动。 3. 强弱异常:细弱及强弱交替出现等现象。 三、呼吸 呼吸 是指肌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从外界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即肌体

文档评论(0)

139****0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