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初一古诗词鉴赏复习课.ppt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初一古诗词鉴赏复习课.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象分析,体会意境。 ①杨花落尽子归啼 意思: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 —— 写景兼点时令。 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 与同情 。 “杨花” 即“柳絮”,杨花飘落会满天飞舞,漂泊无定。 寓意为“漂泊无定”。 “子规”, 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常在夜间啼叫, 声音凄苦。这里写子规,实际上 借以抒发作者当时对王 昌龄被贬的悲哀与同情 。 2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 行全是写景,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 tò ng ) 人的图画。“枯”、“老”、“昏”、“古”、 “西”、“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切的衬 托出天涯游子的心情。 ? 后两行才点明在夕阳下环境中的游子,显得何等 孤凄悲凉。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 一个 意境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 风劲吹,落叶缤纷;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 鸦雀已经回巢,不时的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 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准备晚餐,炊 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马独自缓缓行进 在古道上。看来,这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 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 “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可见他的乡愁何等的浓 重。 四、体味炼字感受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 之景。如 刘方平的《月夜》 “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 绿窗纱。” 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 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 “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 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 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 “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 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 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 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 “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 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 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 迈 ( 《容斋随笔》续笔卷八 ) 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 “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 “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 “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 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 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 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 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 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 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 烈的美的感受 五、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古 风 古 韵 古 代 诗 歌 欣 赏 复 习 上十岭中学储海钧 教 学 目 标 1. 诵读古典诗词 2. 学习欣赏优美的诗句 3. 理解诗歌内容和表达 的思想感情 欣赏步骤 ? 一、知人论事寻求共鸣 ? 二、抓准题眼解读题意 ? 三、熟知意象揣摩意境 ? 四、体味炼字感受情意 ? 五、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一、知人论事寻求共鸣 观 沧 海 曹 操 曹操( 155 ), 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微 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 在镇压 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 ( 196 )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 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 200 )在官渡 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 十二年( 207 )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 《步出夏门行》《蒿 hao 里行》 诸篇,用乐府旧题 抒发自已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 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 《魏武帝集》 。 写作背景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 了乌桓和袁绍 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 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 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