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及规制研究——以XX投资公司诉XX建筑公司纠纷案件为例.pdf

企业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及规制研究——以XX投资公司诉XX建筑公司纠纷案件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及规制研究 —以XX投资公司诉XX建筑公司纠纷案件为例 中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企业法治建设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建设 工程行业还存在着不少法律漏洞和法律风险,引起的法律纠纷也不断。建设工程 相关的纠纷案件也是层出不穷,导致建设工程合同主体方发生纠纷的因素比较 多,比如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存在的缺陷、建设工程领域纠纷解决机制的不完 善,以及实务中企业内部责任不清、制度不健全、监管失控、法律意识淡薄等。 理论方面,面对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的不足、建设工程领域纠纷解决机制的不 完善,建议住建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在下一步修订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纠 纷解决机制时考虑相关建议。实务方面,以上实务因素反映出企业在依法经营观 念、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制度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加强企业制度 建设,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最大可能地防范、化解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资产 保值增值。 笔者采取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本文选取了一则典 型案例,将视角锁定于四个争议焦点:合同效力、合同定性、案由认定、责任划 分,并对四个争议焦点进行法理分析。其次,根据建设工程合同中经常发生的几 个问题,比如从合同订立前、订立时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实际施 工人要求发包人承担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再次,从国内外对建设工程合同 法律风险防范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予以分析,建议我国借鉴外国比较成熟的 FIDIC 合同示范文本修订我国现行有效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最后,为如何 防范国有企业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分别从强化建设工程合同合规制度的落 实、完善建设工程合同法律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合同主体方法律风险预警机制三 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中,对完善建设工程合同法律纠纷解决机制小 节中,建议我国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专家评判机制,完善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解决机制,维护建设工程市场的有序发展,为国有企业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防 范增加一份保障。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合同效力。 I Research On Legal Risk And Regulation Of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ract Take The Case Of The Dispute Between — XX Investment CompanyAndXX Construction CompanyAsAn Exampl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the development is still very unbalanced. There are still many legal loopholes and legal risks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legal disputes are constantly ari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related disputes also emerge in endlessly, causes contract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subject to dispute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flaw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ract demonstration tex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isputes settle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practice in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responsibility is not clear, the system is not sound, regulatory contr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