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 引言与物联网初识.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技术导论 物联网技术导论 引言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传感 器、无线数据通信、计算机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 万事万物的实物互联网。物联网内每一个物品(包含人 动物、植物、物体等)都有一个唯一的产品电子码,叫做 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通常EPc码被存入 硅芯片做成的电子标签内,附在被标志产品上,被高层的 信息处理软件识别、传递、查询,进而与网络(如互联网 3G、4G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应用和管理,形成 专为供应链企业服务的各种信息服务,就是物联网(IoT,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具有两层含义:第一,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 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 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技术导论 1.1物联网的起源与发畏 、咖啡壶事件 咖啡壶事件发生在1991年,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 机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工作时,要下两层楼梯到楼 下看咖啡煮好了没有,大多常常空手而归,这让工 作人员觉得很烦恼。为了解决这个麻烦,他们编写 了一套程序,并在咖啡壶旁边安装了一个便携式摄 像机,镜头对准咖啡壶,利用计算机图像捕捉技术, 以3帧s的速度传递到实验室的计算机上,以方便 工作人员随时查看咖啡是否煮好,省去了上上下下 的麻烦。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时了解咖啡煮沸情况 如图1-1所示,咖啡煮好之后再下去拿, 1993年,这套简单的本地“咖啡观测”系统又经过其他同事的更新,以1帧 /s的速率通过实验室网站连接到了互联网上。没想到的是,仅仅为了窥探“咖 啡煮好了没有”这一情况,全世界互联网用户蜂拥而至,近240万人点击过这个 咖啡壶”网站。 一个不经意的发明,在全世界引起了如此大的轰动。 物联网技术导论 聪明的饮料售货机 1995年夏季,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校园里有一个自动售货机,出售的各色可 乐,价钱比市场上的便宜一半。所以,很多学生都去那个机器买可乐。但是大老 远的跑过去,经常发现可乐已经售完,学生为了不想去自动售货机买饮料时白跑 趟,于是几个聪明的学生想到一个办法,他们在自动售货机里装了一串光电管 用来计数,然后装上芯片,把自动售货机与互联网对接,这样,学生在宿舍里先 在网上查看一下就知道哪个售货机还有多少饮料,以免白跑一趟 这是对于物联网的初次接触 三、比尔·盖茨与《未来之路》 BILL GATES 书中也提到了“物联网”的构想,书中写道: ·您将会自行选择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不是等着电视台 为您强制性选择。 THE: ·如果您计划购买一台冰箱,您将不再听那些喋喋不休的推 销员唠叨,电子论坛将会为您提供最丰富的信息。 ROAD 您可以亲自进入地图中,这样可以方便地找到每一条街道 AHEAD 每一座建筑 您丢失或失窃的摄像机将自动向您发送信息,告诉您它现 在所处的具体位置,甚至当它已经不再您所在的城市也可 以被轻松找 等等 物联网技术导论 四、 Ashton与MT自动识别中心 英国工程师 Kevin Ashton,于1998年春季在宝 洁公司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他作为“条码退休运动”的核心人物,花了两年 的时间找到了将RF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取代现在的商品条 码,是电子标签变成零售商品的最佳信息发射器 并由此变化出千百种应用与管理方式,来实现供 应链管理的透明化和自动化。 1999年10月1日,他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同仁创立了一个RF|D研 究机构——MT自动识别中心,该机构于2003年11月1日更名为自动识别 实验室,主要为电子标签即 EPc global提供技术支持。 Ashton对物联网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 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MT自动识别中心提出 要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传感网(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数据通信等技术,构成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 万物的“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 而无需人的干预。 Ashton说:“这是比互联网更大,为公司创造一种使 用传感器识别世界各地商品的方法。 物联网技术导论 五、物联网闪亮登场 无论是物联网还是传感网,都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兴概念。作为物联网的子网 络传感网的构想最早由美国军方提出,起源于197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 局资助卡耐基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