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题(有答案).pdfVIP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题(有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D ) A.开封 B.临安 C.大都 D.镐京 2.假如你生活在我国的古代,你想晚上出去吃夜宵,最好是下列哪个朝代 (D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3.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高度 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 民能做到的是(B )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②元宵节看彩灯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 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宋代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 (C ) A.经济发展的结果 B.社会安定的结果 C.宋代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 D.商业繁荣的结果 5.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豪 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A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白 D.李清照 6. 《资治通鉴》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 容,记事翔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下列时期的史实从《资治通鉴》中查不到的 是(D ) A.汉代 B.三国 C.唐代 D.北宋 7.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形式是 (C ) A.赋 B.诗 C.词 D.小说 8.元朝戏剧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中错误的是 (D ) A.融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体 B.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C.关汉卿是著名戏剧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第 1 页 9.下列属于“元曲四大家”包括(D ) ①关汉卿 ②王实甫 ③郑光祖 ④白文 ⑤马致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D ) A.民族融合,兼收并蓄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11.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下列 作品中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 (C ) A. 《离骚》 B. 《诗经》 C. 《窦娥冤》 D. 《史记》 1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的作品(D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13.“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 (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 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D ) 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反映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D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15.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D ) A.诗、杂剧 B.乐府、散曲 C.词、散曲 D.杂剧、散曲和南戏等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宋代哪种场所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 瓦子。 材料二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 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