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战国策》 注释: 1. 假:借。 2. 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长,担任首领。 走:跑,逃跑 。 4. 然:对的。阅读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 ) (2)天帝使我长百兽(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C.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兽见之皆走”,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回答) 4. 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 注释:1. 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2. 柜:盒子。 桂椒: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辑:通“缉”。 6. 椟:盒子。 7. 鬻:卖。阅读训练: 1. 《韩非子》是 时期的 (人名)所著。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 ) (2)此可谓善卖椟矣(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注释: 1. 履:鞋。 2. 度( duo)用尺子量。 3. 置:放置,搁在。 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5. 度( du):量好的尺码。 6. 反:通“返”。返回。 7. 自信 : 相信自己。 阅读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 (1)至之市( ) (2)而忘操之(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郑人有欲买履者( ) (2)吾忘持度(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宁信度,无自信也。 文中郑人最可笑的表现是: 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 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注释: 1.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 走:跑,逃跑。 耒( lei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4. 冀:希望。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阅读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 (1)兔走触株( ) 2. 因释其耒而守株。(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个故事中的宋国人被大家嘲笑的原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劳动,不知道投机取巧 。 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C.他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 D.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 4. 这个故事讽刺了 的 人。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 注释: 1. 鬻:卖。 2.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坚:坚硬。 4. 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人。6. 以:有。7. 弗:不。8. 夫:放在句首的语气词,不译。阅读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吾矛之利( ) (2)其人弗能应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 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4. 文 中 的 楚 人 所 说 的 : “ ” 和 “ ”是自相矛盾的。(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 注释: 揠:拔。 2. 闵:通“悯”,担心,忧虑。 3. 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其人:他家里的人。 5. 病:累,疲惫。 6. 槁:枯槁,枯死。 寡:少 。8. 非徒:不但,不只。 阅读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其子趋而往视之( ) (2) 非徒无益(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