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编 无为而治 第21章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 管理 第22章 儒家的“无为而治”与“黑箱”管 理 第23章 法家的“无为而治”与“君人南面 之术” 第24章 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与“因 循” 管理之道 第21章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社会内涵 二、在管理上,要“因自然以理事” 三、在市场上,既要“争”,又要 “不争”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社会内涵 提倡“无为” 反对“有为” “无为”的基本含义: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什么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天道层面) 2.圣人“唯道是从”(人道层面) 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治国层面)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三十七章 “道”的“无为”本性: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是自然运行,无虚妄,无偏执,无妄为,无思念的。 “道”的“无不为”本性:万物都由“道”演化出来的,并且都由“道”主宰的。 老子说的“道”是“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统一。 2.圣人“唯道是从”: 道家理想人格:要求“唯道是从”的圣人,按照人的自然本性,做到“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 (1)“无名”:不以追求仁义道德之名和权位作为人生旨趣。 (2)“无功”:不以追求功名利禄为人 生的价值取向。 (3)“无己”:从肉体和精神方面彻底忘记自己。 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老子》三十八章 老子把“无为”看作“取天下”和“治天下”的重要手段。 从客观上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既不妄为亦不强为,更不图达到某种人生功利的目的。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第六十四章 道家反对“有为而治” 反对儒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 臣。 《老子》十八章 反对兵家的“以智治国”。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六十五章 反对法家的“以法治国”。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五十七章 二、在管理上,要“因自然以理事”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顺其自然的智慧 1.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六十章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秘诀”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 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史记?货殖列传》 柳宗元从“养树术”悟出“养人术” 春秋时期晋国赵襄子向王良学习驾驶车马的故事 汉代龚遂治渤海的故事 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四十九章 “得人心者得市场。” 马斯洛的人生需求层次理论:满足衣、食、住、行、性的生理需要,保护自己免受社会和自然威胁的安全需要,关怀他人也要他人关怀的社会需要,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的尊重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顺民之天性”,“除民之所恶”,才能凝聚人心、增强企业竞争力。 3.顺其自然的智慧 “因民之利而利之”,不可人为地勉强去做。 三、在市场上,既要“争”,又要“不争” “不争之德” “不竞争”的退出战略 “进道若退” 1.“不争之德”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老子》七十三章 老子以水为例,认为“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正因为水“夫唯不争,故 无尤(怨咎)”。(《老子》八章) 所以,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 这是说,从自然界的水到社 会中的圣人,皆善利万物而不 争,是一种“善胜”之“大争”。 “不争即大争”,含有深刻 的辩证法思想,竞争之妙即在 “不竞争”之中。 侍卫兵以不辩胜雄辩的故事 2.“不竞争”的退出战略 在市场竞争中,有三种情况可以采取“不竞争”的退出战略: (1)不加入市场卖得正火的产品竞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作风建设论述摘编】2025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七)PPT.pptx VIP
- 水平四足球大单元教案.docx VIP
-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手术讲解模板:双侧牵张成骨下颌骨前移术.ppt
- 羊的胚胎移植(15分钟).ppt VIP
- 【作风建设论述摘编】2025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三)PPT.ppt VIP
- 中西医学的本质特点及其模式.ppt
-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VIP
- SY75C 9三一履带液压挖掘机.pdf VIP
- 工作面采煤设计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