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素材
——杨绛
人物档案】
杨绛,本名杨季康, 生于 1911年,1932 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
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 年后,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
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
德》等译著, 2003 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
96 岁成
书《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的《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
70 万
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80 年代后,杨绛写一些散文、
杂文、
回忆短文,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
感,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和智慧。在
92 岁到百
岁高龄之时,杨绛以她极富才华的笔触,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其中不仅仅用
梦幻文学的方式讲述了钱锺书和钱瑗生前最后一段时光,而且回忆了很多当年
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
、杨绛事例
不看书,“一星期都白活了”
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学养
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辛
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
月 17 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父亲杨荫杭对杨绛特别钟爱,她排行老四,在前面三个姐姐中个头最矮, 爱猫的父亲笑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杨绛八岁回无锡、上海读小学, 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从小学习好,但也个性顽皮,上课时姓马的老师 讲“白马非马”的典故,她调皮回说:“不通不通,假如我说,‘马先生,非 人也,行吗?”闹得同学一片哄笑。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 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 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 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笑。
最贤的妻”,《围城》名句出自杨绛之手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被搬上荧幕前,导演黄蜀芹曾专门来征询夫妇俩。
杨绛边读剧本,边逐段写出修改意见。电视剧果然名声大噪,一时在全国掀起 热潮,而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 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 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许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 从未想到要结婚; 我娶了她几十年, 从未后悔娶她; 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外柔内刚,“文革”时的磨难与风骨
1966 年,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神蛇”,被 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 照常出门买菜。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
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 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形势越来越严峻,钱钟书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下 边一角贴了张小字报澄清辩诬。这下群众炸窝了,身为“牛鬼蛇神”的杨绛, 还敢贴小字报申辩!她立刻被揪到千人大会上批斗示众。当时文学所一起被批 的还有宗璞、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着头,只有杨绛在被逼问为什么要替资产 阶级反动权威翻案时,她跺着脚,激动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 不符合事实!”这“金刚怒目”的一面,让许多人刮目相看,始知她不是一个 娇弱的女人。
1969 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安排杨绛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钱钟 书担任干校通信员,每天他去邮电所取信的时候就会特意走菜园的东边,与她
菜园相会”。在翻译家叶廷芳的印象里,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 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而与杨绛一同下放的 同伴回忆,“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说‘文革对我最大的 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其实十年文革,钱杨夫妇备受折磨,亲人离散: 杨绛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 自杀??而沉重的伤悲未把两人压垮,在此期间,钱钟书仍写出了宏大精深的 古籍评论著作《管锥篇》,而杨绛也完成了译著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八卷
本的《堂吉诃德》。
从干校回来八年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 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很喜欢,曾对它下了十六字考语:
从干校回来八年后,杨绛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