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呼吸生理[文字可编辑].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3 Hb 与 O 2 的结合 和解离的影 响因素: ? (1) pH 值和 CO 2 浓度的影 响 pH 降低或 Pco 2 升高, Hb 对 O 2 的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 相反则曲线左移。 波尔效应 :酸度对氧亲和 力的影响。 意义: 有利于活动组织从 血液中获得更多的 O 2 ,也有 利于肺泡毛细血管中的 Hb 与 O 2 结合。 64 波尔效应的机制: ① pH 降低( [H+] 升高) → 与 Hb 多肽链氨基酸残 基结合 → 盐键形成 → Hb 分子变构为 T 型 → Hb 对 O2 亲和力降低 → P50 增大 → 曲线右移 ② pH 升高( [H+] 降低) → 盐键断裂释放出 H+ → Hb 分子变构为 R 型 → Hb 对 O2 亲和力增加 → P50 降低 → 曲线左移 65 ( 2 )温度的影响 (Temperature influence) 温度升高(运动中的肌 肉)曲线右移,可解离 出更多的 O 2 供组织利用。 反之温度下降(低温麻 醉时), 曲线左移, O 2 不易解离。 ( 3 ) 2,3 — 二磷酸甘油酸( 2,3 — DPG ) 2 , 3- DPG 增加, Hb 对 O 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 移; 2 , 3-DPG 减少, Hb 对 O 2 的亲和力增加,氧 解离曲线左移。 66 4 、其它因素 (Other factor ) Hb 有多种类型, 正常成人的 Hb 是 A 型或 A2 型,胎儿 Hb 是 F 型( HbF ),出生后即被 HbA 取代。 HbF 与 O2 的亲 和力大于 HbA ,有利于胎儿血液流经胎盘时从母体摄取 O2 。 镰状红细胞贫血: 其 Hb 为 S 型,呈长杆状,结果使红细 胞变成镰刀状, HbS 的红细胞含有较多的 2 , 3-DPG ( 2,3 — 二磷酸甘油酸) ,因此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氧 离曲线 右移 。 CO 的影响 : CO 与 Hb 的结合速度是氧气的 1/10 ,但 解离速度是氧气的 1/2100 ,所以亲和力是氧气的 210 倍。 31 2. 余气量( residual volume ):补呼气后肺内残留的 气体量。 3. 机能余气量 (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 :平和呼 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即补呼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生理意义: 缓冲了肺泡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PO 2 和 PCO 2 )的急剧变化。这样,肺泡气和动脉血液中 的 PO 2 和 PCO 2 就不会随着呼吸发生大幅度波动。 4. 肺总容量 ( total lung capacity ):肺所容纳的最大 气体量为 … 。即 肺活量 与 余气量 之和。 32 33 ? 1 、 每 分 通 气 量 ( 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 : 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 每分通气量 = 潮气量 × 呼吸频率 ? 最大通气量 :每分钟肺能够吸入或呼出的最大 气体量。 ? 每分最大通气量 与 每分通气量 之差可表明肺通 气量的储备力量,常表示如下: ? 通气贮备量是反映呼吸机能的良好指标,并可 ? 以此判断通气储备能力。 (二)、肺通气量 34 ? 2 . 肺 泡 通 气 量 ( alveolar ventilation ) ? 解剖无效腔或死腔 :每次吸入的气体, 一部分停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部 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能参与 肺泡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 ? 肺泡无效腔 :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 部分肺泡容量称 … 。 ? 生理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 腔之和。 35 ? 肺泡通气量按下式计算: 肺泡通气量 = (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 每分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除以呼吸频率所得 的商,即 生理无效腔量 。 36 可以导致 呼吸 心跳 骤停! 急 病 创 伤 中 毒 溺 水 触电、雷击 37 人工呼吸( artificial respiration ) : 基本原理 : 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 产生压力差 1 、负压吸气法 提臂压胸法、压背法 2 、 正压吸气法 口对口呼吸法 人工呼吸机法 正 压 人 工 呼 吸 负 压 人 工 呼 吸 38 心肺复苏术 Cardio -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CPR 为恢复心跳与呼吸而采取的紧急急 救措施。 成功的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 恢复心跳 、呼吸 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 39 时间就是生命 要尽可能早地进行 CPCR ,不要因为任 何原因而延误复苏时间。 现已证实: “ 4 分钟技术” 4min 内 50% 的存活率; 4 ~ 6min10 %的存活率; 超过 6min 者 4 %的存活率; 超过 10mi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