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参考资料.docVIP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参考资料.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人教版.历史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资源 ? 参 考 资 料 1.原始资料 以中国特殊国情为依据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不但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一国有这种现象,就是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也没有一处有这种现象,仅仅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中国这样的国家才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全国革命形势若不是继续地向前发展,而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停顿,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 遵义会议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如××同志①的报告华夫同志②的发言)是劳而无功的。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这种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一种具体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他的来源是由于对敌人的力量估计不足,是由于对客观的困难特别是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困难有了过分的估计,是由于对自己主观的力量特别是苏区与红军的力量估计不足,是由于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不了解。因此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反对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的斗争,是反对党内具体的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全党内应该开展与深入下去。 ──《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1935年2月8日) ①××同志:秦邦宪,又名博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②华夫同志:李德,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又名华夫,还曾用名李特罗夫。1932年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担任军事顾问,直接参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决策和军事指挥。李德对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红二、四方面军在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和国民党军的追剿堵截后,于八月底进到甘肃南部的渭源陇西地区。为了迎接二、四方面军,中央派彭德怀同志率领原一方面军主力西进,直插西安兰州公路的静宁、会宁地区。十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会宁、静宁地区会师,全国主力红军胜利地结束了伟大的长征。这时,全国工农红军已经从长征前的三十万人减员到约三万人,在数量上暂时减少了,但是我军广大干部与战士,经过长征的艰苦卓绝的考验与锻炼,路线觉悟大大提高了,在质量上是更坚强了。 ──成仿吾《长征回忆》 2.课文注释 南昌起义 1927年7月中旬,党任命周恩来为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部署和领导南昌起义。7月25日前后,周恩来及起义的其他领导人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从武汉、九江等地到达南昌与朱德会合,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这时集结到南昌参加起义的兵力大约有两万余人。起义部队的主力,是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和朱德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官教育团。7月27日,在周恩来主持下,正式成立了党的前敌委员会。在前委的这次会议上,作出了7月30日晚上举行武装起义的重大决定。 7月29日,正当起义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的时候,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从武汉赶到九江,两次密电前敌委员会,阻挠起义。30日晨,周恩来在南昌系马桩驻地秘密召开了前敌委员会紧急会议。张国焘匆匆赶来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他以种种借口反对起义。他说什么要争取张发奎参加起义,否则就是“蛮干”,就是“盲动”。周恩来坚持应立即举行武装起义,前敌委员会的其他领导也一致站在周恩来一边,从而否定了张国焘的意见,坚持了党的决定。由于在起义的关键时刻爆发了这场斗争,起义时间不得不推迟。会议将起义时间改为8月1日凌晨4时。后来,由于叛徒告密,起义提前举行了。 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南下广东。10月,在潮汕地区遭优势敌人伏击,损失严重。周恩来与叶挺、聂荣臻在地方党组织掩护下,乘小划子由汕头出海到香港。不久,周恩来转到上海。叶挺、聂荣臻到广州,领导广州起义。 湘赣边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长沙组织秋收起义。起义以夺取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1927年9月9日,在前敌委员会领导下,湘赣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