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复习知识要点精品资料.pdfVIP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复习知识要点精品资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老师,您好!》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 ,抒发了孩子们 对老师 (感激、热爱 ) 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 的心血!”和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这两句是 (反问句), 作用是(加强语气)改成陈述句是( )。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 我想把老师比作 (园丁、蜡烛、铺路石 )。 2 .“昨天”“今天”“理想”这是两个比喻句中的词语, 诗句中 “昨天” 指(过去的历史 )。“今天”指(现在 );“理想”指(未来 )。诗人用这句话 形象地说明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历史, 现状和未来, 还要帮助学 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走向幸福的明天。 3 .“春晖”:比喻 (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 ; “春蚕”:比喻老师; “理想 的丝线”:比喻教学成果; “甘露”:比喻教师的心血; “茁壮的新苗” “幸福开放的鲜花”:比喻学生。 4 .《但愿人长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题目中:“但”的意思 是(只)。“愿”是(希望、祝愿)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 (但愿大 家都能健康生活,美好的情感常留心间) 。课文中表现苏轼情感变化 的词语是先(心绪不宁) ,接着(埋怨),后来(宽慰)。 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可以用课文中的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 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来解释; “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以用课文中的( “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 间,虽然远隔千里, 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来解释。词中的 “此 事”指的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婵娟”原指(美好 的样子),词中指(美好的月色) 。这些词句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的宽大胸怀) 。 6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诗的前两句是:湖光 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镜”: 比喻(洞庭湖水面)。“未”:(没有)。这两句的意思是: (秋夜,洞庭 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 无风,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可以用成语(水平如镜)来 形容此时的洞庭湖。后两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在月光下,青翠的君山,清 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 分惹人喜爱)。诗中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这首诗歌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未磨的铜镜) ;后 两句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 ,把君山比作了(青螺) 。 7 .《峨嵋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前两句是:峨嵋山 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影”:(月影)。“流”:(流动)。这两句 的意思是说: (秋高气爽,峨嵋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 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后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 渝州。 “发”:(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下”:(顺 流而下)。这两句的意思是: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相见 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驶向渝州了) 。 8 .《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秋天 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9 .文思敏捷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 树木 百年树人 10.《风》作者是(唐代的李峤)这首诗中,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 斜。)使人感受到风很大。 一、照样子写词。 1.ABCC式

文档评论(0)

ly2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