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并发症”如何防治.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流并发症 ”如何防治 截至 2009 年 12 月 6 日,申城共报告两例甲流死亡病例, 这两例死亡病例皆因合并重症 肺炎而去世。相关专家对此解释,甲流的病情一般较轻, 但甲流合并并发症后,非但增加了 疾病的危害性,更为治疗带来诸多难度。市民除了学会日常生活中预防甲流的科学知识外, 鉴别病情及时发现重症病例、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也是必要的举措。 本期周刊, 我们邀请 了市防控甲流专家组专家, 为读者讲解何为甲流并发症, 以及如何预防甲流并发症的科学知 识。 ——— 编 者 甲流并发症有哪些种类 与季节性流感一样,甲流的并发症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疾病等。 呼吸系统并发症以肺炎和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 简称 ADS) 最常见。 甲流患者 发生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的比例约为 10%,其中肺炎球菌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 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导致的 ARDS 发生率是普通流感的一百倍。美、墨两国甲流病例显 示,重症甲流患者并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也会有所提高。 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甲流感染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和 COPD 病情的急性加重。 循环系统并发症是甲流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心肌炎和心包炎。 部分患者在流感恢复期若并发心肌炎,则会致心脏衰竭而死亡。 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炎和癫痫发作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发生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 后 1 至 4 天,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抽搐、精神状态改变,甚至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等。 肌肉疾病方面并发症包括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症。患者表现为全身肌肉疼痛和小便色深, 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肾功能衰竭。 哪些人群易患并发症 甲流的病情大多较轻, 其死亡患者多与发生并发症有关。 易发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大致 包括: ① 5 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 2 岁以下的儿童; ② 65 岁及以上的人群; ③孕妇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妊娠女性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后更易出现并发 症; ④肥胖人群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我国卫生部的资料显示,肥胖是发生重症并发症的 危险因素,肥胖甲流患者死亡率可能高出正常体型者; ⑤高原地区患者我国参加高原甲流防治的专家指出, 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 大气含氧量 低,相对于低海拔地区,甲流重症患者易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⑥慢性疾病患者包括癌症、 血液病、 慢性肺病、 糖尿病、 心脏病、 肾脏疾病、 肝脏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免疫功能低下 (包括艾滋病患者 ); 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年龄不到 19 岁的患者易发生 Reye 综合征。 如何有效预防并发症 对甲流的高危人群来说,平日生活中要减少到人群拥挤场所活动,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如果必须接触时应戴口罩,接触后要及时洗手。 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 由于甲流较季节性流感更易引起肺 炎,因此专家一致认为,高危人群还应尽快接种肺炎疫苗,以获得对抗肺炎球菌的抗体。 对高危患者建议在流感症状出现 48 小时以内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对疾病出现进展或 甲流引起了肺炎的患者, 给予口服奥司他韦或吸入扎那米韦来治疗。 对于一些住院患者, 延 迟开始抗病毒治疗,可能是预后差的重要因素。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 胸部压迫感和面色青紫、 流感症状有所减轻后再次 发热且咳嗽加剧等, 均提示有心肺并发症的可能, 应尽早就医, 明确诊

文档评论(0)

fkh46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