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传播权论——寻找权利束的“束点”.pdf

知识产权传播权论——寻找权利束的“束点”.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无论是立法还是学术研究,知识产权的权能表述均存在词不达意、体系 混乱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知识产权支配权观。然而,知识产权对象的“不 可占有”与知识产权权利实现的“第三人介入”等特性,决定了知识产权并非 支配权。通过历史考察可知,知识产权从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保护权利人市场 利益的使命。市场利益的损益离不开传播行为,因而“传播权”可成为知识产 权权利束的“束点”。 关键词:知识产权 支配权 传播权 权利穷竭 合理使用 “对于法律而言,有必要尽可能变得简单、统一和准确。”[1] 一、问题的提出:“词不达意”的知识产权权能表述 若从1474年威尼斯联邦共和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起算,知识产权法律制 度发展至今已有500余年。然而,经过500余年发展的知识产权法体系,尽管 就具体的制度和规定来看枝繁叶茂,但是其理论根基相当脆弱,体系内部问题 重重。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什么是知识产权”这一最基本的理论问 题尚未澄清。什么是知识产权,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从两方面着手:其一,知识 产权的对象为何,即知识产权是基于什么产生的权利;其二,知识产权的权利作 用(或称权能)为何,即知识产权赋予权利人何种“法律的力”。[2]关于知识 产权的对象,学者们已有较多探讨,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但百家争鸣[3],终 有水落石出之日。关于知识产权的权利作用,学者们却极少论及,均止于“知 识产权支配权”一说,似无进一步讨论研究之必要。但笔者以为,现有知识产 权法体系的诸多问题正是源于“知识产权支配权”这一认识,知识产权究竟赋 予权利人何种“法律的力”,这一问题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对这 一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获抛砖引玉之功。 由于知识产权之对象尚未形成共识,因而知识产权法之领域亦未定型,是故本 文乃以通说认可的知识产权法三大基本领域——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为研究样本。 首先,分析一下各领域知识产权权能表述所存在的问题。 在著作权法领域,现行《著作权法》第10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的若干权能,然 而各项权能之表述存在词不达意、体系混乱等问题,分析如下:(1)著作权的 各项权能不具有普适性。如,翻译权、广播权,对于美术作品有何意义?文学 作品又何需展览权、放映权?同为明示权利之所有权,其占有权、使用权、收 益权、处分权等各项权能则普遍适用于所有的有体物;(2)著作权各项权能之 间界限不清,逻辑关系混乱。如,放映不就是一种机械表演吗?有了表演权的 规定,放映权是否有画蛇添足之嫌?与之相类似,摄制乃是一种具体的改变方 式,有了改编权又何需摄制权?(3)著作权的权能为何与日俱增?放映权、广 播权、摄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随着科技发展一一跻身于著作权之列,一部 著作权法的历史几近于近代科技发展简史!本该如此吗?何以在物质世界日新 月异之同时,以有体物为权利对象之所有权,其权能却始终保持稳定?(4)著 作权的首要权能是复制权,但为何日常生活中诸多未经权利人许可的复制行为 却不属于侵犯著作权?何以需要专门设计一个“合理使用”制度以解决该问 题,为何不直接界定著作权权能的时候就将这些复制行为排除在外?[4] 在专利法领域,专利权的权能表述同样存在“词不达意”的问题:(1)就制造 权和使用权而言,由于专利技术方案已经公开,因而客观上人人均得“制 造”、“使用”,同时,为大家公认的是,并非所有这些“制造”、“使用” 均为侵犯专利权之行为。[5]如《欧共体专利公约》27条(a)规定:欧共体所 赋予之专利权不延及以私人方式并为非商业目的而进行之行为。而我国则是在 《专利法》第11条将“为生产经营目的”规定为侵权之主观要件,从而将那些 属于制造、适用专利但实质上并未侵权的行为从原有的权利范围当中剔除出 来。界定权利范围的目的是达到了,可是这种“迂回前进”的界定方式却破坏 了民法内部的体系和谐。从民法的基本理论出发,主观因素(过错)仅仅是侵 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而不是侵权的构成要件。比如,某人由于精神疾病发 作误入他人居所,尽管其主观上没有过错,因为不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 侵权毫无疑问是成立的,居所主人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妨碍,以恢复其对于 居所的圆满支配状态。反观专利权,侵权的界定不仅需要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 了制造、使用等行为,尚需考察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只要主观条件不满足,他 人实施行为便不属于侵权。既然权利人和非权利人均可实施“制造”、“使 用”行为,那么“制造权”、“使用权”权能的提炼又有何意义?(2)就销售 权而言,顾名思义,销售权就是指权利人享有销售其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 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权利,他人未经许

文档评论(0)

177****1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