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分析.docVIP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4 题。 刻碑名手 聂鑫森 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 , 已是古稀之年了。 他长得高大魁梧 , 两只手掌伸开来 , 小蒲扇一样 ; 指骨节很突出 , 只要轻轻一握 , 便咔吧吧一阵脆响 , 让人觉得那手非常有力气。 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 , 一生中刻过多少碑 ?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 , 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 , 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 , 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 , 范家手艺代代传承 , 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 他对父亲说 : “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 , 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 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前 , 也就是 1966 年春节过后 , 他与一些同行应邀到 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 , 眼看就要完工了。有天傍晚 , 突然来了很多戴红 袖章的学生和工人 , 把望江楼的门窗卸了 , 楼梯拆了 , 把里面的文物烧了 , 一座清乾隆时的楼阁 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他只能远远地看着 , 泪水纵横。第二天 , 那些刻好的诗碑 , 也被 一一砸碎 , 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他后来听说 , 在望江楼原址 , 竖起一座巨大的工 农兵“造反有理”群雕像。再后来 , 雕塑拆了 , 改建成了一个大花坛。现在又在原址重建了望 江楼。他渴望旧地重游 , 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 ? 儿子说 : “现在天太热 , 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 , 选好了石 , ‘上墨’、‘过 朱’、‘打样’后 , 准备刻碑了 , 您再来 , 一边指点我 , 一边看看风景 , 好吗 ?” 范玉成答应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 : 儿子该阅稿了 , 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 ?又是哪个书 法家书写的墨本呢 ?选什么石头 , 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 ?选好石 , 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 , 再用细 刀砖磨光 , 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 : 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 ; 墨汁干 , 再用烙铁烫上白蜡 , 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是“过朱”: 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 本上 , 双钩临描 , 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 , 就该“打样”了 : 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 , 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 , 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 , 敲击钩本字样 , 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 范玉成赶到邻市找到儿子 , 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爹 , 我正准备打电话哩。” “爹知道你的功夫 , 该用多少时间 , 我心里有数。” 儿子笑了 : “知子莫若父啊。” 范玉成开始阅稿 , 文章是本市华市长撰写的 , 情文并茂 ; 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书写 的 , 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 , 行书 , 有《兰亭序》帖的味道。 再看文章 , 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 , 文中说望江楼毁于 1967 年春 , 这就失实了 , 分明是 1966 年冬 ! 听说市长还年轻 , 又不是本地人 , 恐怕没细细考察 , 就作了结论。 范玉成说 : “这碑暂不能下刀 , 一定要改过来。” 儿子急了 : “爹 , 我们只管刻就是了 , 这不是我们的错。再说 , 人家市长会改吗 ?再说书写的 人都死了 , 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 , 而且风格丝毫不差呢 ?” “若市长不肯改 , 这个活儿我们退了 ! 碑者 , 史也 , 是留给后人看的 , 不能以讹传讹。” 儿子不做声了。 顿了一阵 , 儿子说 : “爹 , 您还没去望江楼吧 , 我陪您去。” 范玉成一甩手 , 说 : “不去 ! ” 第二天一早 , 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负责人找来 , 当面说明了情况。 陈主任听后说 : “我就去找市长 , 谢谢范老的提醒。” 中午快吃饭时 , 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 , 说: “华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 , 而且交代一定要改 ! ” 范玉成呵呵地笑了。 “文章好改 , 只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 ?”陈主任问。“你放心。这位老书法家的字 , 我熟悉 , 要改的字 , 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一个月后 , 《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 , 看过的人都啧啧称赞。 父子俩走之前 , 登上了望江楼 , 看古色古香的横梁直柱、 飞檐翘角 , 抚红漆栏杆、 雕花门窗 , 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 , 确实可称之为杰构。他们登到顶楼 , 骋目远望 : 湘江如带 , 白帆点点 ; 远山似簇 , 村镇笼烟。 范玉成对儿子说 : “刻碑的人 , 责任重大 , 历史是不能作假的。否则 , 我不敢登上这望江楼 , 我怕前人责怪 , 后人唾骂 ! ” ( 选自《 21 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 , 略有删改 ) 下列

文档评论(0)

136****9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