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考柏浪涛刑法案例总结第二波.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华 考 资 网 专业提供法考、公务员高清视频课程 1、肖昌勇案: 肖昌勇为逃离传销窝点,在遭受连续拘禁和暴力殴打 时,持刀向对方乱捅,造成 1 人死亡, 1 人重伤 的后果。法院认为 肖构成防卫过当。如何评价法院判决?如何处理本案? 解析:防卫行为是否过当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必要性原则,只 要是制止不法侵害的必要手段,就不过当。一个是相当性原则,就是 比例原则,衡量不法侵害的程度和防卫行为的程度。 必要性原则是第 一位的原则。肖昌勇被非法拘禁,被多人虐待暴力殴打, 在此处境下, 要想突围逃出去, 只有实施严重的暴力行为。 这种手段是逃亡出去的 必要手段,因此并不过当。 2 、案例: 日本实务案例:甲高速开小轿车不慎撞到行人丙,丙的身 体被撞得翻滚到车顶,甲没有注意到丙在车顶,仍继续往前开,坐在 后排的朋友乙看到了,伸手将丙拉下来。对乙的行为,甲不知情。十 分钟后,交警赶到,发现丙已经死亡,但无法查明,丙被甲撞死的, 还是乙拉下来摔死的。如何处理本案? 解析:针对无法查明的情形, 只有两种可能情形。第一是甲撞死了丙。 此时乙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第二是乙拉下来摔死的丙。 乙与丙 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但还要考察此时甲与丙的死亡有无因果关系?这 专业提供法考众合(内部) 、瑞达 ( 内部 ) 、指南针(内部) 、 华旭(内部) 、厚大等名校全程原版高清视频和考前内部冲 刺包过班培训课程,以及公务员国考联考省考辅导资料 中 华 考 资 网 专业提供法考、公务员高清视频课程 时候乙的行为就属于介入因素。 根据介入因素三标准, 甲的行为对死 亡作用很大;乙的行为很异常;乙的行为对死亡作用很大。 综合判断,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将这两种可能的情形汇总以后, 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死亡结果都不能归属于甲和乙。 接下来探讨甲乙的罪名问题。 甲涉嫌的罪名是交通肇事罪, 由于死亡 结果无法归属于甲,所以甲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乙涉嫌的罪名是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毁坏尸体罪。 如果乙有杀人的故意, 根据上述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 就认为乙当时在杀一具尸体, 接下来 的问题就是对象不能犯还是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对此需要根据辩证的 眼光来判断有没有侵犯丙的生命的危险性, 即使丙当时在车顶已经死 亡,但也是属于刚刚死亡,所以有侵犯丙的生命的危险性、可能性, 因此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如果乙有毁坏尸体的故意, 则乙构成故意毁坏尸体罪。 如果无法查明 乙的故意内容是杀人还是毁坏尸体, 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 应 当认定为具有毁坏尸体的故意,按照故意毁坏尸体罪论处。 专业提供法考众合(内部) 、瑞达 ( 内部 ) 、指南针(内部) 、 华旭(内部) 、厚大等名校全程原版高清视频和考前内部冲 刺包过班培训课程,以及公务员国考联考省考辅导资料 中 华 考 资 网 专业提供法考、公务员高清视频课程 3 、日本案例: 甲在一个水袋里装满水,带着水袋,要穿行沙漠。乙 要杀甲,偷偷的将水袋里面的水换成沙子。

文档评论(0)

jinxuet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