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1、 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 思想、精神、 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 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 ,说象征“革命者”可以, 说象征 “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 如 “梅”、 “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 托物言志重在言志, 表现作 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 “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 ,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 ,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 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 志向; “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 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 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 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 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 点或相似点, 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象征 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 骂槐”。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二者在某些时 候是可以相融的。总的说,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 , 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 ;.. . 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和 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如曾巩的《咏 柳》 :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 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因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 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 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 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 。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 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 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

文档评论(0)

wcs5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