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国家标准GB 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Ⅰ-ⅠⅣ级 级别 毒 物 名 称 Ⅰ级(极度危害) 13种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非致癌的除外)、氯乙烯、铬酸盐与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 Ⅱ级(高度危害) 26种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Ⅲ级(中度危害) 12种 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Ⅳ级(轻度危害) 5种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c * 四、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分类 主要致毒作用与症状 救 治 方 法 硫酸 盐酸 硝酸 接触:硫酸局部红肿痛,重者起水泡、呈烫伤症状;硝酸、盐酸腐蚀性小于硫酸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清水冲洗 吞服:强烈腐蚀口腔、食道、胃黏膜 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液60ml,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 c * 四、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分类 主要致毒作用与症状 救 治 方 法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接触:强烈腐蚀性,化学灼伤 迅速用水、柠檬汁、2%乙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涤 吞服:口腔、食道、胃黏膜糜烂 禁洗胃或催吐,给服稀乙酸或柠檬汁500ml,或0.5%盐酸100-500ml,再服蛋清水、牛奶、淀粉糊、植物油等 c * 四、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预防中毒的措施主要是: 1、改进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尽量采用低毒品代替高毒品; 2、有符合要求的通风设施将有害气体排除 ; 3、消除二次污染源,即减少有毒蒸气的溢出及有毒物质的撒落、泼溅; 4、选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如眼镜、防护油膏、防毒面具防护服装等 c *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实验室安全 与 防护措施 c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 防火、防爆 灭火 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有毒化学物质的处理 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 电气安全 c * 一、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 1、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2、严禁试剂入口及以鼻直接接近瓶口进行鉴别 。 3、处理有毒气体、产生蒸气的药品及有毒有机溶剂(比如氮氧化物、氯、汞、砷化物、 乙腈等)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取有毒试样时必须站在上风口。 4、取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浓过氧化氢等,尽可能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 5、稀释硫酸时,一定要注酸入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缓慢将酸加入到水中!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时,大量放热,也必须在耐热的容器中进行。 6、取下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需先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再取下,以防使用时液体突然剧烈沸腾溅出伤人。 7、切割玻璃管(棒)及将玻管插入橡皮塞极易受割伤,应按规程操作,垫以厚布。 c * 二、防火、防爆 1、实验室内应具备有灭火用具(灭火器、灭火毯)、急救箱和个人防护器材,化验员要熟知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 2、煤气灯及煤气管道要经常检查是否漏气。 3、操作、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 。 4、加热易燃溶剂必须在水浴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5、易爆炸类药品,如苦味酸,高氯酸,过氧化氢等应放在低温处保管,不应和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 6、蒸馏可燃物时,应先通冷却水后通电。 7、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着人进行,必要时操作人员应戴面罩或使用防护挡板。 8、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灯火,以防着火。 9、严禁可燃物与氧化剂一起研磨。 10、易燃液体的废液应设置专用储器收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燃爆事故。 11、煤气灯、电炉周围严禁有易燃物品。电烘箱周围严禁放置可燃、易燃物及挥发性易燃液体。不能烘烤放出易燃蒸气的物料。 c * 三、灭火 常见的灭火器有: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 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气设备火灾 c * 三、灭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