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糖的呈色反应演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V、Fehling试验 实验原理:费林试剂是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则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由于沉淀的速度不同,而形成的颗粒大小也不同,颗粒大的为红色,颗粒小的为黄色。 为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试剂中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该反应是可逆的。平衡后溶液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铜。 费林试剂是一种弱的氧化剂,它不与酮和芳香醛发生反应。 c * 将一定量的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Fehling试验反应过程 在碱性溶液中,所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合物酒石酸钾钠铜: 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糖还原,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其反应如下: 糖酸 c * Fehling试验 操作方法 取试管,编号,各加入Fehlin试剂甲和乙1mL。摇匀后,分别加入4滴待测糖溶液,置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沉淀和颜色变化。 c *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eeww 实验一 糖的呈色反应和定性鉴定 李立家 生命科学学院 3102,3139 TelEmail:ljli@whu.edu.cn c * 目的要求 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 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c * 糖相关知识 单糖中的果糖是酮糖,而葡萄糖是醛糖。 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糖; 还原性的二糖有乳糖和麦芽糖,蔗糖是非还原性二糖。 c * 糖的呈色反应和定性鉴定 Ⅰ. 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 Ⅱ. 蒽酮反应 Ⅲ. 酮糖的Seliwanoff反应 Ⅳ. Fehling试验 Ⅴ. Benedict试验 Ⅵ. Barfoed试验 c * I、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 实验原理:糖在浓硫酸或浓盐酸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作用形成紫红色复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糠醛 紫红色复合物 c * Molish反应 α- 萘酚也可用麝香草酚或其他的苯酚化合物代替,麝香草酚溶液比较稳定,其灵敏度与α- 萘酚一样。 单糖、双糖、多糖一般都发生此反应,但氨基糖不发生此反应。丙酮、甲酸、乳酸、草酸、葡萄糖醛酸、各种醛糖衍生物、甘油醛等均产生近似的颜色反应。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Molish反应非常灵敏,0.001%葡萄糖和0.0001%蔗糖即能呈现阳性反应。因此,不可在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当果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浓硫酸对它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紫色,需稀释后再做。 c * Molish反应 操作方法 取试管,编号,分别加入各待测糖溶液1 mL,然后加两滴Molish试剂,摇匀。倾斜试管,沿管壁小心加入约1mL浓硫酸,切勿摇动,小心竖直后仔细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用水代替糖溶液,重复一遍,观察结果。 c * II、蒽 酮 反 应 实验原理:糖经浓酸作用后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蒽酮(10-酮-9,10-二氢蒽)作用生成蓝绿色复合物。该复合物在630nm有最大的吸收峰,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颜色与糖量的多少成正比,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几乎所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包括戊糖、己糖,多糖等。 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时切勿将未溶解的沉淀部分混入试剂中,否则会将细胞壁中的纤维和半纤维素混入样品,造成所测定值的升高。 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反应后的颜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和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更浅,故在测定混合糖的含量时会应为混合物中不同糖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在测定单一糖类的时候可避免此类的误差。 c * 蒽 酮 反 应 操作方法 取试管,编号,均加入1ml蒽酮溶液,再向各管滴加2 ~ 3滴待测糖溶液,充分混匀,观察各管颜色变化并记录。 c * III、酮糖的Seliwanoff反应 (西列瓦诺夫反应) 实验原理:酮糖在酸的作用下较醛糖更易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鲜红色复合物,反应仅需20-30秒。醛糖在浓度较高时或长时间煮沸,才产生微弱的阳性反应。 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 果糖与Seliwanoff试剂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