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 -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docxVIP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 -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 1.(2016?河南洛阳一模)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 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 A.削弱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2.(2016?四川达州一模)梁启超说:?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 “ 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此材料主要意在( ) A.推进中国法制改革 B.推进共和宪政建设 C.推动公民参政议政 D.广泛借鉴外国法律 。3.(2016?湖北部分重点第一次联考)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 。 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 A.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 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 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 4.(2016?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 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 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 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5.(2016?湖北襄樊一模)孙中山曾说:“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孤立之性,故从来若 ” 欲有改革,其采法惟有本国,其取资亦尽于本国而已,其外则无可取材借助之处。?孙中山这段话主要强调 了( ) A.推翻传统文化和旧社会制度是近代社会进步的前提 B.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借鉴不足 C.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应挖掘自身资源改良政治 D.中西方文化实质上多相通之处,应该吸取二者共性 1?/?8 6.(2016?湖南株洲一模)北京大学在?1923?年秋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一问的主题是“你相信当今的国 会吗?”,下表是调查结果。这份调查本质上表明( ) 学界男 学界女 商界 工界 政界 军界 记者界 警界 未注明 职业性 别者 合计 相信 2 0 0 0 1 0 0 0 0 3 不相信 381 43 7 6 9 4 11 2 198 661 A.民主政治不受民众认可 B.知识精英倾向社会主义 C.学生开始关注议会政治 D.议会决策为少数人控制 7.(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 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 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8.(2016?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 ( 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 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 表明( )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9.(2016?四川南充一模)“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 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 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10.(2016?宁夏一模)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 ’ 。 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 文化运动( )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 2?/?8 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 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 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11.(2016?山西大同二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 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 ) ”””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 ” ”

文档评论(0)

xiaoluping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