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虚词使用的妙处;学会运用提要钩玄、反 复诵读及因声求气等方法体悟文章情感;体会文章在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诵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痛惜和怀念之情; 在拓展中,发掘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把握生活中值得珍惜的东西。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内容脉络;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 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领会叙述中抒情的艺术,体会复杂深沉的多样情感。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随情入境?,入一篇落泪千古的至情美文 1.导入:读书,就是明心见性;读书,就是要开悟自己的心,发现自己。 读一首诗: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让你想起了什么?引发你什么样的感触? (落寞、惆怅、期待……) 读一支词: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又让你想起了什么? 又引发你什么样的感触?(天人永隔,铭心悲痛;细节琐事,传达真情……) 读一篇文:一篇祭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你又会引发你什么样的感 触? 2.?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 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 为。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 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 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3.?写作背景。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 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 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 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 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 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 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 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4.?文体知识。 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 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 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 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 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 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 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被后人认为是“千 古绝调”。《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 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 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 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古代祭文除了本文外,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 有名。 二、提要钩玄,看一回人生的沉浮跌宕 1.听多媒体朗读,注意正音、断句,并抓住表时间的关键词理清文章脉络?,去看 一回韩愈的人生沉浮跌宕。 2.读音检测。 闻汝丧及长 不省 所怙 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 丞相薨?佐戎徐州 汝遽去 万乘之公相 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尚飨 3.再读课文,简单点拨,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明确: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 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 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 情同手足。 第?3?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 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4?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 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5?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 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 幸的至悲至痛。 第?7?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

文档评论(0)

liushuix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