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讲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和 应用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线面平行的探索过程,掌握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探究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感受线面平行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体会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这一研究过程,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谢谢大家! * *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三、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空间中点、线、面及其位置关系,基本熟悉直观感知、操作确认这一研究方法,空间想象力还有待提高,在学习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直观的观察材料。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启发式、探究式 2、学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等过程,再通过类比、联想完成知识的建构。 五、教学流程 从建构主义角度看,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本节课教学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问 题 引 入 创 设 情 境 探 究 结 论 知 识 应 用 课 堂 总 结 作 业 布 置 1、问题引入 问题1:“直线与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2:“如何判定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呢?” 想到定义: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创设情境 一共创设三个情境。 情境一:门与门框 情境二:书的封面边缘与所在桌面的位置关系 情境三:让学生自己猜想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与平面平行 3、探究结论 (1)动手实践 (2)直观感知 (3)操作确认 (4)归纳结论 4、知识应用 例1.(基础知识运用) 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 AB,AD的中点. 求证:EF∥平面BCD. 分析: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证明线线平行,即在平面BCD内找一条直线 平行于EF,由已知的条件怎样找这条直线? 变式: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 别为AB、AD上的点,若 ,则EF 与平面BCD的位置关系是EF//平面BCD 例2: A B C D F O E 如图,四棱锥A—DBCE中,O为底面正方形DBCE对角线的交点,F为AE的中点. 求证:AB//平面DCF.(04年天津高考) 分析:连结OF, 可知OF为 △ABE的中位线,所以得到AB//OF. 学生自编题: 根据例1、变式及例2,让学生分组编出新的线面平行判定的相关问题。 每组派代表归纳各自所编题目的解法,若有新颖的题目则作为选做题布置成课后作业。 5、课堂总结 主要回顾线面平行判定的形成过程,并强调判断线面平行转换成线线平行这一关键点。 6、作业布置 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优先考虑学生的自编题)。 六、评价分析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动手编题解题,充分体验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文档评论(0)

win金牌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