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名词解释
1.农业防治: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
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
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
害。
2.再次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病原物在寄主体外或体内产生大
量的繁殖体,通过传播又可以侵染更多的寄主植物或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部分,
这种重复侵染称为再次侵染。
3.LD5O :指能导致中毒人员或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
4.趋光性:是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线刺激所引起的趋向活动。
5.期距:根据害虫某虫态或虫龄发生峰日相距防治适期的天数进行预测,称为
期距法。
6.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
7.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
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8.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为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
9.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称孤雌生。殖
10.有效积温法则:在有效温度内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
11.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
2.解答题
1.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构造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防治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在药剂的选择上是不同的。防治咀嚼式口器害
虫主要采用胃毒、触杀性较强的农药,如马拉硫磷、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
防治刺吸式口器主要采用内吸性强兼触杀性的农药,例如乐果、避蚜雾等。
2.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区别:
(1)侵染性病害: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
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存在 (病征),
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
(2)非侵染性病害: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往往大
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
3.月季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1)发生特点:发病初期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逐渐扩
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粉斑,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片。叶片皱缩、反卷、
变厚,呈紫绿色,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病梢弯曲,有回
枯现象。花蕾染病时表面铺满白粉,不能开花或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干枯,
花蕾凋落,甚至整株死亡。
(2)综合防治:
(a)清除侵染来源
(b)加强栽培管理
(c)喷药防治
4.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案:
(1)发生特点:成虫白天静伏,有趋光性,卵产在树冠外围叶片上,卵多在阴
天或夜间湿度较大时孵化。幼虫耐饥能力强,共 7 龄,1-4 龄为群聚结网阶段,
初孵幼虫在叶背吐丝缀叶 1-3 片成网幕,2 龄后网内食物不足而分散为 2-4 小
群再结新网,更多的叶片被包进网幕中,使网幕增大,犹如一层白纱包缚着,
5 龄后脱离网幕分散生活。
(2)综合防治方案:
(a)加强预防
(b)物理防治
(c) 化学防治
(d) 生物防治
5.无性繁殖的特点及无性孢子的种类:
(1)无性繁殖的特点:
(a)生长速度快,开花结果早。
(b)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
(2)无性孢子的种类:芽孢子、粉孢子、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
生孢子
3.简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是从园林的全局出发,要考虑生态坏境,以预防为主,以园林技术
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园林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
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
控制病、虫危害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的防治体系。
(2)意义:
(a)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园林植物、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
相互制约。
(b)从安全角度出发,根据园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
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
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
(c)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园林植物
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
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
(d)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为害,使其为
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
4.植物病虫害防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