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柳永).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生平与创作二、艺术成就三、名作名篇四、作品赏析柳永(987?-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能诗文善度曲填词,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辟了倚声填词的新途径,有《乐章集》传世。 1、发展了慢词。《乐府余论》:“(柳词)一时动听,散布四方,东坡、少游辈继起,慢词遂胜。” 2、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  3、雅俗并陈。俗者以口语入词,雅者则可以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柳永大大开拓并丰富了词的题材和内容,他受民间乐曲及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并使之成熟,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这是他对词的发展的一大贡献。 “词从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调起自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舞台榭,竞睹新声。耆卿失意市俚,流连坊曲,于是尽收俚俗言语,编入词中使人传唱,一时动听,散布四方,其后少游山谷相继而作,慢调大盛。” (《能改斋漫录》)柳永对词的独特贡献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承袭“花间”余绪前期柳永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苏轼、周邦彦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后期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羁旅漂泊、抒发感慨。秋色的萧瑟凄凉。词句洗练,气势磅礴,境界开阔。起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以“对“字领起,写清秋暮雨,清澈如洗。“潇潇”、“洒”不仅状秋雨之动势,且描绘出秋雨之声。“洗”写秋雨之结果,无不间接传达出一种笼罩全篇的凄凉的气氛,着力展开了一幅雨后暮景图。虽然雨后的黄昏天高气清,悲愁却随之袭上心头。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写出高远的景色和开阔博大的形象,具有盛唐博大高远的气象。以上写仰望,往下转写俯视。霜风渐起,凄寒逼人,关河残照,悲凉萧瑟。秋风肃杀,再加秋风横扫关河,使人难忍,更况夕阳西沉,独立楼头,情何以堪。在对景物加倍渲染中,一种游子的飘零之感,已隐然可见,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楼头所见,寄寓了词人意气销损,然而又羁旅他乡的心灵苦难。描绘出了苍茫景象和雄浑意境。此情此景我们似可以在李白的《忆秦娥》词中读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西风”变“霜风“更有明显的凄冷感。情景交融,惨淡悲感之情皆寓其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在感叹时光的消逝中,包含有对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认识。“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红衰翠减”采自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衣愁煞人”。加上“是处”,更显景象之凋落。放眼望去,曾经生机盎然的草木凋零了,所有美好的景物都日渐衰残。叹息花木万物凋残,更见一片萧飒,进一步渲染萧瑟的秋意,使悲凉的游子更加百感交集。“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更传达出孤寂无奈、无处可以诉说衷肠的痛苦。“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原本于晚唐诗人高蟾《秋月北固晚望》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论语》里亦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唐诗人韩琼的《暮春浐水送别》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词人化用前人语句,可谓言外有意,思乡之情难以抑制,却苦于无人理解,无处诉说。以流水东逝比喻时间的流逝,寄寓作者年华虚度、功名无就的痛苦。写流水无情,反托词人的痛苦心情。江水本不能语,而柳永写其“无语”好像是它原本能语,只是现在承载太多,已无处可说,已不知从何说起,唯有默默东流。 上片全是写景,且寄予着悲秋的感情。 此词下片怀人。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不忍”是因为在登临时想到自己年岁老大、落拓无成,心情悲伤;如果登临时,再望见远方的山水,勾引起对故乡的思念,归家的念头就会难以收拾,内心增添一份悲伤。那为什么还长年漂泊在外呢?“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遴,归思难收”三句,以“不忍”二字领起,直写游子登高思乡之情。“登高临远”是对上片写景的总结,以“不忍“二字罩住,点出远望秋景勾起的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写出羁旅他乡,欲归不得的痛楚。“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补写思乡之意出自羁旅之苦。表现了仕途失意的寂寞和感伤。为什么要抛亲别友,孤旅天涯,受这份煎熬呢?不正是被区区的名利所羁绊么?其生活之潦倒、行踪之无着、内心之酸楚又岂是语言能形容的?真是“欲说还休”。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表面写佳人对作者的盼望,实际是加倍写出作者对佳人的怀念。“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