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十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江苏省植保站发布
联系电话南京市六合区植保植检站南京隆佳旺农资有限公司
江苏省十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1.小麦赤霉病
2.玉米粗缩病
3玉米螟
4.水稻病毒病
5水稻纹枯病6水稻两迁”害虫
7.棉盲
8.烟粉虱
9桑螟
10桔小实蝇
联系电话南京市六合区植保植检站南京隆佳旺农资有限公司
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种植耐病品种。因地制宜种植扬麦、宁麦、镇麦等耐病品种,压缩高感
品种种植
②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药肥混喷”的防治策略。一是
适期用药。病害中等及以下流行年份,把握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用药;病害
偏重以上流行年份,高感品种防治适期提早至破口期。二是选用对路药剂。
推广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等单剂及其复配剂,亩用纯药不少
于:氰烯菌酯25m、咪鲜胺15ml、戊唑醇25ml、多菌灵40g;病害偏重以上
流行年份,在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频率高的地区,应限制使用多菌灵。上
述药剂施用同时,可加入适量生化制剂如强力增产素、丰产灵、植物活力素
磷酸二氢钾等任一种,药肥混喷,保粒増重。三是正确开展防治。亩兑水量
手动啧雾不少于50kg、机动弥雾不少于20kg,病害偏重以上流行年份至少防
治2次,间隔5-7天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全省各小麦产区,推广规模1800万亩
南京市六合区植保植检站南京隆佳旺农资有限公司
玉米粗缩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坚持走调整播期避病和种植耐病品种、药剂防治灰飞虱相结合的路
子
①调整播期。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种植春玉米
或麦茬玉米,不种半夏玉米,使玉米感病敏感叶龄错开一代灰飞虱成虫
传毒高峰期。春玉米播种要确保5月下旬灰飞虱迁移扩散前可见叶齡达
7-10叶以上,夏玉米在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以后播种
②推广耐病品种。推广苏玉19、苏玉10号、华单1号、农大108等耐
病品种
③药剂防治灰飞虱。选用吡虫啉、吡蚜酮、丁硫克百威等药剂拌种
防止玉米苗期灰飞虱传毒;选用吡蚜酮、异丙威、稻丰散、敌敌畏等药
剂叶面喷雾防治灰飞虱。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沿海、沿江与淮北玉米产区,推广规模400万亩
南京市六合区植保植检站南京隆佳旺农资有限公司
玉米螟防控技术
关键技术
①农业防治。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集中处理以压低越冬虫源;压缩
春夏玉米混种面积,减少转移为害
②生物防治。以菌治螟,以白僵菌粉、Bt拌炉渣或细土于新叶末期
灌心,或用卧t喷雾
③化学防治。以心叶末期药剂灌心为主,穗期喷雾对穗部保护为辅
使用毒死蜱、辛硫磷、甲维盐、溴氰菊酯等灌心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沿江、沿海与淮北玉米产区,推广规模300万亩。
南京市六合区植保植检站南京隆佳旺农资有限公司
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
关键技
含形热品称接措语、698号:南4等拉条纹叶技
神种植
矮缩病重发
与黑条矮缩病混发区,选用高抗条纹叶枯病
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
施播男迟擂。其是加大机插、早有、小苗楼等有利于适度排厂播期轻简培措
广秧田覆盖防虫网或无纺布。机插秧面积较大及灰飞虱发生量大、条纹叶枯病
或黑条矮缩病感病品种比例高的地区,水稻播种后
目以上防虫网或1520g平方米
授盖秧由
答生服持“打断毒体,单虫接”的药剂防曾统路:重点把提素田
育秧田从出苗开始用药,机插秧
达标田块实施药剂防治
1带好1算禽磁生级
性好与速效性好的药剂配合使用,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灰飞虱抗药性的产生
推城为
域及规模
为全省,推广规模2000万亩
南京市六合区植保植检站南京隆佳旺农资有限公司
水稻“两迁”害虫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浅水濯溉,适时晒田,不偏施
氮肥,防止前期猛发旺长
恋青迟熟
②生物防滄。水稻生长前期稻纵卷叶螟在中等以下发生程度时,推广t螟
株及甜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等生物农药
③化学防治
是适期用药
压下”的防治策
高
若虫盛期
药剂防治,减轻灌浆
4)代防治压
螟,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至1、2齡幼虫高峰期,适期开展防治
正确选用药种。对稻纵卷叶螟,推广氰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稻丰散·
溴磷、茚虫威、毒死蜱、甲维盐等单剂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推广吡蚜酮
噻虫嗪、噻嗪酮、异丙威等高薮低毒单剂及箕复配剂,示范烯啶虫胺。要交
蒙使农
用高毒高残留
对水生生物、蜜蜂
容量
动力施药器械,提高防治效果。粳稻区9月20日后停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