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军中“南丁格尔”
70多年前,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士学校的师生们为校庆排演歌剧《南丁格尔》。同学们一致推荐平时不善言词的黎秀芳扮演女主角南丁格尔。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黎秀芳找来了大量有关南丁格尔的书籍,废寝忘食地钻研。她被南丁格尔把毕生精力和感情毫无保留地贡献给护理事业的仁爱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在演出中,她声情并茂,把南丁格尔的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博得了师生们长时间的掌声,她也因此获得了表演一等奖。这次演出,不仅使黎秀芳在表演上获得了荣誉,而且对她人生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她像南丁格尔一样贡献自己的一生。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将代表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的南丁格尔奖章挂在了她的胸前。
2007年7月9日,我国著名护理专家、我军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原名誉会长、全军护理专业组原组长、中华护理学会甘肃分会原理事长、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专家组主任护师黎秀芳撒手人寰,离开了她钟爱的护理事业。噩耗传来,兰州军区和兰州市成千上万的群众纷纷以各种方式悼念她。她逝世的当晚,兰州军区总医院就作出了《向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时代楷模黎秀芳学习的决定》,兰州军区广大官兵开展了隆重的悼念和学习活动。
我曾在兰州军区老干部部门工作多年。为整理先进老干部的事迹材料,在黎秀芳生前,我曾多次采访过她。黎秀芳虽然走了,但她所走过的91年的人生之路,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将门的“叛逆者”
黎秀芳的祖籍在湖南省湘潭县, 父亲黎离尘系国民党中将。1917年3月3日,黎秀芳出生于南京秦淮河畔。母亲长年卧床不起,饱受疾病折磨。她刚满5岁,母亲就离开了人世。10岁时,她的继母又死于难产。连续的打击,使她幼小的心灵饱尝因缺乏科学的医疗护理而导致的丧亲之痛,立下了长大后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志向。1936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南京女子中学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反对,考入了当时全国惟一的国立高级护理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41年底,她与张开秀、欧莲卿等9名同事,怀着支援抗战、救国救民的志向,离开了美丽的江南,来到偏僻的兰州,在刚成立的兰州中央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当时的兰州,居民不足6万人,刮风满天土,下雨遍地泥。居民们住的是土坯漏雨房,吃的碜牙黑面馍、土豆萝卜加咸菜。全市没有一家像样的医院,很多妇女因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医治、护理而死于难产。
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艰苦,环境和气候的恶劣,并没有使这位来自江南水乡的年轻女性退却。父亲多次写信催促她回南京,与全家一起去美国,她却始终未动摇留在西北继续从事护理事业的决心。就这样,在中央医院正式开张的第二天,黎秀芳在院长张查理的带领下,在十分简陋的病房里,为来住院的第一个病人――一位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难产妇女做了手术。迎接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让她领略了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伟大真谛,也坚定了她献身西北高原的决心。
1943年,西北创办了第一所公立高级护士学校,黎秀芳被聘任为该校兼职教员。由于工作出色,1945年被保送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师资专修科进修两年。期间,她撰写了《怎样普及营养学》的学术论文,在美国《妇女友仁会》杂志发表后,获得500美元奖金。她把奖金全部捐赠给了护校,建立起护校第一个营养实验室。1947年底,完成学业后,她又回到兰州中央医院,先后任护士长、护士督导员、护理部主任、医院附设高级护校教务主任、校长等职。
1949年春,兰州解放前夕,家人几番来信催促她回湖南,跟家人一起离开大陆。但她一直没有回信,因为她不愿丢下自己的事业。
“三级护理”的开创人
兰州解放后,黎秀芳所在的那所护士学校,被正式命名为西北军区总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黎秀芳被任命为校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护理人员少,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程序比较紊乱。黎秀芳看到不少伤病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离去,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血的教训,促使她像当年南丁格尔那样,对伤病员倾注全部爱心。白天她精心照顾伤病员,晚上手提马灯挨个巡视病房,反复征求伤病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随时记录护理工作情况。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探索,她总结了一整套护理操作规程和制度。
她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和自理能力的不同,把病员分成危、重、轻三级进行护理,这就是著名的“三级护理”理论。她建立了治疗和护理文书“三查七对”制度,即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服药、注射及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她还建立了“对、抄、勾、对”制度,即护理人员先将医嘱与病历牌和执行牌核对,然后将医嘱转抄于执行牌和医疗记录单上,抄完每条医嘱,再在医嘱本上记以红、蓝勾,做完再核对一次。
“三级护理”制度在当时西北野战军总医院试行获得了成功,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1955年,她撰写的《三级护理》论文刊登在《中华护理杂志》上,后被苏联《护理》杂志转载,引起了国内外护理界的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