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刑存废问题探讨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1764年欧洲惊呆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批判
和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刑法原则竞然完美地浓
缩在一本6万字的、题为《论犯罪与刑罚》的
小书之中,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26岁的意大
利青年,名字叫切萨雷·贝卡里亚。”这是人
们对于这本书及其作者的评价。
从两百年前贝卡利亚首倡废除死刑以来,在世界范
围内,有关死刑废除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
因而,死刑并不是一种权利,我已经证明这是不可能的;而
是一场国家同一个公民的战争,因为,它认为消灭整个公民
是必要的和有益的。然而,如果我要证明死刑既不是必要的
也不是有益的,我就首先要为人道打赢官司
只有根据两个理由,才可以把处死一个公民看作是必要的
第一个理由:某人在被剥夺自由之后仍然有某种联系和某种
力量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安全;或者他的存在可能会在既定的
政府体制中引起危险的动乱。再者
个国家正在恢复自
由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自由已经消失或者陷入无政府状态
的时候,这时混乱取代了法律,因而处死某些公民就变得必
要了。如果一个举国拥戴的政府,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拥
有力量和比力量更有效的舆论作保护,如果在那里发号施令
的只是真正的君主,财富买来的只是享受而不是权势,那么,
我看不出这个安宁的法律王国有什么必要去消灭一个公民,
除非处死他是预防他人犯罪的根本的和惟一的防范手段。这
是死刑据以被视为正义和必要刑罚的第二个理由
十八世纪中期以前的欧洲历史是孕育着伟大变革而
表面平静的历史。封建地主阶级依旧主导着这片土
地。社会被等级壁障所分裂。只有贵族才能在军队
中担任高级官员,在国家机关中占据显要位置。罗
马教廷仍试图掌握对西欧各国人民精神的控制,照
旧阻碍先进思想的发展,培植宗教的狂热和蒙昧主
义。教皇的宗教裁判所在十七至十八世纪仍然继续
自己的惩罚活动。此时的刑事法律制度也沾满着封
建落后的因素。统治者以言代法,随意出入人罪。
犯罪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刑罚手段极其残忍
贯穿着报复主义的思想。刑罚的标准和强度与犯罪
是很不相称的
令人们可以凭借怎样的权利来杀死自己的同类呢?这
当然不是早就君权和法律的那种权利。君权和法律
它们仅仅是一份份少量私人自由的总和,它们代表
的是作为个人利益结合体的普遍意志。然而,有谁
愿意把对自己的生死予夺大权奉予别人操纵呢?每
个人在对自己做出最小牺牲时,怎么会把冠于一切
财富之首的生命也搭进去呢?如果说这已经成为事
实的话,它同人无权自杀的原则怎么协调呢?要是
他可以把这种权利交给他人或者交给整个社会,他
岂不本来就应该有这种权利吗?
死刑是什么?
死刑是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剥夺犯罪分子生命
的刑罚方法
古代的死刑
现代的死刑
死刑废止的历史渊源
1764年开始,死刑开始受到思想家的挑战,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明确提岀
了废除死刑的主张
令进入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废除死刑运动渐成燎原之势。
令1966年,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6条规定,不得任意剥
夺人的生命,并强调,在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只能对犯有“最严重罪行
的人判处死刑。
1989年,联合国又通过了《联合国废除死刑公约》(第二选择议定书),
要求每一缔约国应采取一切措施在其管辖范围内废除死刑。
死刑世界各国分布图
蓝:废除一切死刑
橙:实际上已废除
红:法律上仍有死刑
绿:废除非特殊时期罪行的死刑
(特殊时期包括战时等)
令历史上任何最新的酷刑都从未使决心侵犯社会的人们回心转意。
莫斯科的伊丽莎白女皇统治的20年,为人民的父母官们树立了
出的典范,同祖图的儿子们用鲜血换来的无数成果想
范毫不逊色。如果几百年的历史、这20年的统治和萝马公民的范
例都说服不了那些怀疑理性语
倾服权威语言的人,那么,考
蔡一下人的本性
足以听到我的主张的真谛
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
续性。因为,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触动我们感觉的,与其说是一种
强烈而暂时的运动,不如说是一些细小而反复的印象。习惯是
全宰者一切感知物的王权,一个人说话、是路、等求生活需要,
都离不开习惯的帮助
道德观念只有通过持续和反复影响
才会印入脑海。处死罪犯的场面尽管可怕,但只是暂时的,如果
把罪犯变成劳役犯,让他用自己的劳苦来补偿他所侵犯的社会,
那么,这种丧失自由的鉴戒则是长久的和痛苦的
是制止犯
罪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这种行之有效的约束经常提醒我们:如果
我犯
的罪恶,也将陷入这漫长的苦难之
因而,同人们
总感到扑朔迷离的死亡观念相比,它更具有力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