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要点及案例
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克白
2015年1月10日
且录
1低影响开发内容
2控制指标的确定
3北京市相关规定
4工程案例
低影响开发内容
低影响开发( Low Impact Development,L)指在城
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
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
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
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
、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从水文循环角度,要维持径流总
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等方式,实现开发后一定量的
径流量不外排;要维持峰值流量不变,就要采取渗、储存、
调节等措施削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
流量
低影响开发
传统开发
开发前
时间
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图
海绵城市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需统筹协调城市
开发建设各个环节。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
低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结合城市开发
区域或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
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设计阶段应对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
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在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
场、水系等规划建设中,应统筹考虑景观水体、滨水带等开
放空间,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国[
海绵城市
业)想划
用地竖向/地防
构
神水孙规划博水水系等系的谓
建
途低
径影
筑与小区
意开
计任书
图发
槔水*略/穴通/尴等多
雨水系统一
专业琶说与
2
控制指标的确定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年径流
总量控制率作为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
降雨量为一一对应关系。
理想状态下,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以开发建设后径流排
放量接近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时的径流排放量为标准。自然
地貌往往按照绿地考虑,一般情况下,绿地的年径流总量外
排率为15%-20%(相当于年雨量径流系数为0.15-0.20),因
此,借鉴发达国家实践经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最佳为80%
85%。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控制频率较高的中、小降雨事件来
实现
实践中,各地在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时,需要综合考
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开发建设前的径流排放量与地表类
型、土壤性质、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应通过
分析综合确定开发前的径流排放量,并据此确定适宜的年径
流总量控制率。另一方面,要考虑当地水资源禀赋情况、降
雨规律、开发强度、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利用效率以及经济发
展水平等因素;具体到某个地块或建设项目的开发,要结合
本区域建筑密度、绿地率及土地利用布局等因素确定。
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基础上,当不具备径流控制的
空间条件或者经济成本过高时,可选择较低的年径流总量控
制目标。同时,从维持区域水环境良性循环及经济合理性角
度出发,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也不是越高越好,雨水的过量收
集、减排会导致原有水体的萎缩或影响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从经济性角度出发,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超过一定值时,投
资效益会急剧下降,造成设施规模过大、投资浪费的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