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奇,托起“瑶篮”里的希望.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PAGE PAGE # 王万奇,托起“瑶篮”里的希望 20XX年的元宵节,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 万奇是在从南宁回北京的高铁上度过的。 大年初十,他就到广西开展 了相关志愿服务。 从2008年5 ? 12汶川地震后参与抗震救灾至今,“90后”王万 奇从事志愿服务已经整整11年。其间,他持续参与、组织各类公益 实践活动,先后发起、“瑶篮计划”、“央苗计划”等公益项目项目, 精准服务西部贫困地区留守儿童, 20xx年底,中央文明办公布了 20xx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 先进典型名单(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 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王万奇当选“全 国最美志愿者”,并是“最美志愿者”中唯一一名在校大学生。结缘 志愿服务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让还是中学生的王万奇第一次与志愿 服务结缘。地震来时,王万奇和同学们正在教学楼四层上课,身为班 长的他立刻站起来,与老师共同引导同学们从晃动的楼道里有序撤 离,自己才最后一个离开。想到很多灾区人民还需要帮助,王万奇连 夜奋笔写下《告全体师生书》,呼吁全校师生一起奉献爱心,共筹得 善款6万余元用于抗震救灾,随后他又积极参与家乡的灾后重建工 作。由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王万奇被教育部授予“全国 抗震救灾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从此志愿服务的种子也在万奇的心中 扎下了根。 来到大学后,王万奇没有停止志愿服务的脚步, 积极参加各种学 生志愿组织与公益活动。一次,他和队友们来到柳州融水镇东水村, 为大山深处的空巢老人们拍摄人生第一张照片。没有地方住,他们就 挤在废弃的小学里;没有水喝,他们就取山上引下来的泉水,就是在 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王万奇和队友们为上百位空巢老人拍摄了近千张 高清彩照。“看到爷爷奶奶们捧着照片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 他很满足。大学期间,家境并不宽裕的王万奇每月总会从微薄的生活 费中省出一部分,寄给广西贫困山区农民工的孩子,累计捐款 3600 余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志愿服务期间的所见所想,更加坚定了王万奇“到西部去,到基 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本科毕业时,王万奇做了一 个让身边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放弃收入不菲的工作ofer与直接攻 读研究生的升学机会,去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这座贫困县的一所中学 支教! 王万奇在支教的中学担任班主任和地理老师, 他是大山孩子们心 中的好老师,更是亲切的大哥哥。虽然每天晚上都要和老鼠、青蛙还 有手掌大的蜘蛛作斗争,但王万奇的工作热情丝毫未受影响, 为了解 学生们的真实家庭情况,他常常要徒步两个多小时赶赴涝溪山的学生 家中,入冬后的山区温差极大,一路上寒风刺骨,刚下过雨的泥巴路 曲折泥泞,狭窄的山道陡峭崎嶇,到了学生家中,看着简陋的木板房, 年迈的爷爷奶奶,王万奇真切感受到这些留守儿童生活的不易和内心 对温暖的渴望,而他们,正是自己的学生们。 在家访中,王万奇还发现:孩子们没有课外书籍,精神生活相对 贫乏,于是他四处奔走,募集书籍 2200余册。在此基础上,支教团 为当地多所小学筹建了 “梦想书屋”,在村屯中开展“周末课堂”,很 好地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支教期间,王万奇与队友累计家访60余次,行程逾1200余公里, 足迹遍布整个富川瑶族自治县13个乡镇,60多个村屯,并倡导发起 “关爱富川留守儿童微公益行动”,先后组织策划了 “蜜桔义卖” “暖 冬行动” “圆蛋计划” “阳光足球” “圆梦六一”等公益项目。 为了能募集更多善款、帮助更多孩子,王万奇向企业求助,这个 20岁出头的大男孩儿没少吃闭门羹, 也没少急得掉眼泪。2014年末, 在他的倡导下,支教团发起“关爱富川留守儿童微公益行动” ,获得 来自全国21个省市1200多位爱心人士帮助,筹集善款 26万余元, 全部用于开展富川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拿得起、放不下的牵挂 “如果没有踏过服务地的一山一水,就不会懂得孩子们的一举一 动;如果没有经历过服务地的严寒酷暑, 就不会体味孩子们的艰难困 苦。一年的时间太短,但和孩子们的感情却愈发深厚”,王万奇在日 记里这样写道。在瑶乡支教中扎扎实实、真真切切的经历,让王万奇 与当地的留守儿童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这份拿得起放不下的牵挂也成 为了“瑶篮计划”志愿服务项目的缘起。 在富川县支教时,王万奇与队友找到了造成当地大量留守儿童问 题的“症结”:孩子家中大多种有水果,但孩子的父母普遍缺乏知识 技术和溢价能力,导致收入偏低而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 20XX年, 已经返校攻读研究生的王万奇用自己研究生期间攒下的 3.2万元奖 学金发起“瑶篮计划一让爱回家”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提高果农的 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服

文档评论(0)

梦幻飞迷0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