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 文学研究会: 成立: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 团体。由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 周作人等 12 人发起。1921 年 1 月成立 于北京。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 整理中国旧文学, 创造新文学。 机关刊物: 《小说日报》 主张:倡导文学革命, “文学为人生服务”; 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在创作方法上 反对唯美主义伤感主义, 主张严肃认 真的观察,客观真实的描写,采用现 实主义方法。 意义: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立的文学 社团之一, 标志着新文学运动发展到 形成独立队伍的阶段, 由于该会无严 密组织, 到大革命时期开始分化并逐 渐解体。 创造社: 成立: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 的新文学团体。 1921 年 7 月成立于日 本,发起者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 等人。 《创造季刊》出版标志着正式 活动的开始。 主张:创造社是由文艺作家自由结合的团 体,他们强调“内心的要求” ,和侧 重表现自我, 构成了该社浪漫主义基 本倾向。 1925 年以后, 在马克思主义 的文学主张的影响下,大力提倡“革 命文学”,倡导“无产阶级文艺” ,对 革命文学的 发展有很大影响。 意义: 创造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 立的新文学社团之一, 同文学研究会 一起,共同标志了新文学运动到了开 始形成独立队伍的阶段 东北作家群: 1931 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之后, 对这 一事件反映最敏感,最直接,也最激烈的当 推东北的一批青年作家。 他们日益思念被日 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故土, 一部又一部的作 品在他们的笔下问世, 传达出作家对侵略者 的仇恨和对故乡人民誓死保卫家乡的激赞 之情。他们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其中比 较著名的有萧红,舒群和白狼等人,代表作 品是被编入“奴隶丛书”的《八月的乡村》 和《生死场》 。 现代诗派: 开端: 是现代文学史上继新月派之后出现的 诗歌流派, 因其诗作大都发表在 1932 年出刊的《现代》杂志上得名。其主 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戴望舒。 内容:“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情绪” 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完全是个人消 极颓废的情调, 客观上反映当时知识 分子的思想意识。形式上,多是现代 诗形,没有韵。 意义: 在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 况下,现代诗派不敢正视反映现实, 而是回避矛盾。 麻痹和毒害了一些意 志薄弱的青年,损害左翼文学运动, 对革命文学起到阻碍作用。抗战后, 戴望舒写了很多富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