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魏晋南北朝)复习过程.docxVIP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魏晋南北朝)复习过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 魏晋南北朝 ) 中国古代文学史 李斯《谏逐客书》艺术特色 论证充分,说理严格,多用铺陈排比,音节铿锵,气势奔放 富于文采,讲究辞令特点 贾谊(西汉第一个重要政论作家) 《过秦论》(开汉代“史论”文章之先河) 1、 主要内容:上篇总论秦朝兴亡,肯定建立的功业,也指出亡国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仁义不施,不明白“攻守之势异也”;中篇揭露统治者奢侈扰民,重点批评秦二世之过;下篇先说陈涉起兵时,秦兵不加防守,反而出兵东征,使子婴孤立无良辅;次说由于实行堵塞言路的高压政策,使得“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不能及时纠正朝廷过失;最后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总体上否定了秦朝以霸道治国的做法,贯穿着民本意识,旨在为汉王朝提供治国的借鉴。 2、 艺术特色: 1) 文风雄健畅达,善用铺排、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造成一种气势。 2) 对偶句错落有致,合乎语言的自然节奏 3) 对比的手法,上篇以“秦得天下之速”与“失天下之易”对比,更强调“仁义不施”比本身的实力强弱更重要。 3、 评价: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其政论散文阐明其治国的思想和方略,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中国政论散文发展的新阶段。 4、 骚体赋《吊屈原赋》、《鹏鸟赋》 晁错 与贾谊相比,更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大,文章更为沉稳老到,议论问题更能具体 深入,也更为理性实际。重视理性分析,逻辑性强,论辩有力。 枚乘 《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 “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 ”太子 曰: “惫!谨谢客。 ” 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饮食则 温淳甘膬,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暖,燂烁热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 而挺解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故曰: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 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官,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 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 “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 ”涊然汗出,霍然病 已。 1、 内容分析: 1) 假设楚太子有疾,吴客用七件事解释其得病之因和治疗之法,故名“七发”。主旨在于说明享乐生活是致病之因,听取“要言妙道”是治病之法。 2) 先陈说声色、饮食、车马、游观之乐,太子厌倦;再说田猎、观涛,太子略有起色;最后解说精辟的道理,太子痊愈。 2、 特色地位 1) 规模宏大、词汇丰富、描写细腻。 2)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 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3)以七事劝诫的方式为多人所模仿,在文学史上形成一种号称 “七体 ”的文体,也确立了散体赋主客问答和卒章显志的基本形态。 司马相如 (字长卿,两赋合为《天子游猎赋》) 1、内容: ( 1)《子虚赋》:楚国(前 1042-前 223)子虚先生到齐国(前 11 世纪 -前 221),齐王盛情邀请子虚打猎,结束后问子虚感觉如何。子虚大肆渲染楚国的 田猎之盛之美。后来向齐国乌有先生吹牛整了齐王。乌有先生批评子虚轻慢齐 王而玷污了楚国,然后又说齐国的物质之盛田猎之美实际还是超过了楚国。 2)《上林赋》写到,听完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的对话,在座的亡是公先生(汉武帝前 156-前 87,前 141 年即位)批评二人不重精神而重物质的炫耀,然后大肆夸耀汉武帝上林苑的盛大美丽,以压倒楚国和齐国的苑囿之美,最后说汉朝天子玩腻这些物质而行仁政,让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心服口服。 2、地位:二赋是汉赋成熟的标志,《上林赋》还被称为表现汉王朝盛世气象的 第一篇鸿文 3、艺术特色: 、散文领起,韵文铺叙,散文结尾 B、多用排比句,且长句、断句兼用 C、生僻字词较多,新异事物较多 4、评价:内容上表现了汉代帝王的独特生活方式,有推尊天子、贬抑诸侯的倾 向。这与汉帝国的国力强盛、天子独尊的经济政治形势是一致的,具有时代的 规定性。赋的结尾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惩奢劝俭的用心,有讽谏之意。但由于作 者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渲染贵族的宫苑之华丽和陈设之繁奢,因而它反而 迎合了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心理。艺术上它铺排、夸饰,讲究声音美和字型的排 列美,铺张扬厉,无个性特征。 司马迁(字子长) 1、 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 三千年的历史,共 52 万余字, 130 篇,分 12 本纪、 10 表、 8 书、 30 世家、 70 列传。 2、 举例说明《史记》实录精神的表现 (1 )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历史事件客观评价。对秦王朝的评价;力图还原历史人物的本 来面目,如写陈涉不掩盖缺点,称王后设置“司过”、“中正”来监视群臣,致使诸将不亲附。 (2 )对历史上明君贤臣、忠臣将领的赞颂,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