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古代教育孩子的名言
古代人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那么对于教育孩子的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孔子教子
原文:(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译文 :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堂上,孔鲤快步从庭里走过。孔子问: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孔鲤就回去学《诗》。又有一天,孔子又独自站在堂上,孔鲤正好快步从庭里走过。孔子问道: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孔鲤就回去学礼了。
诸葛亮教子「志当存高远」。
五十四岁时他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子女后来都淡泊名利,忠心报国,为国家社稷做出贡献。
寇母教子「修身为万民」。
北宋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督导寇准苦学成材。后来寇准进JIN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达家乡,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临终前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筵。此后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有名的贤相。
徐勉誓将清白留子孙。
梁朝时中书令徐勉,一生身居高位,他严于律己,行事公正而谨慎,节俭不贪,不营置家产。他的门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劝他为后代置点产业,他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财产,我给子孙留下清白。子孙如有德能,他们自会创家业;如果他们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财产也没用。」徐勉经常教导子女要重品行操守,他的子女后来都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士。
曾国藩身教重于言教。
曾国藩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孩子的影响,凡要求小孩子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俭朴,两袖清风。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他要求纪泽、纪鸿也这样。他日理万机,但一有时间,就给小孩子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交换学习、修身养性的心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曾国藩既是父亲又是朋友;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孩子们都非常钦佩、崇拜他,把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和坐标。
篇二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清.陈宏谋《序》起:开始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爱子教之以义方。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篇三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