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1 电视
• 电视(television远视)与动画一样也
是利用人的视觉滞留原理工作的
• 早期是黑白电视无线广播
• 后来是模拟彩色电视的无线广播、
卫星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
• 现在正处于高清晰数字电视广播的
发展阶段
•
一.简史
1.电视技术的发展
• 系统: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数字高
清晰电视
• 显示:阴极射线管CRT液晶LCD/
等离子PDP、背投/前投薄膜电
视OLE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
器SED
2 .电视技术的发展历史
• 1884年德国工程师P.G. Nipkow发明螺盘旋转扫描
器,用光电池把图像的系列光点转变为电脉冲,实
现了最原始的电视传输和显示
• 1897年阴极射线管(CRT = Cathode-Ray Tube)问世,
后来出现仪器示波管
• 1923年美籍俄罗斯人(美国两院院士)V.K.
Zworykin发明电视光电摄像管
• 1925年美国人C.F. Jenkins和1926年英国人J.L.
Baird相继实现影像粗糙的机械扫描系统
• 1930年P.J.范思沃恩发明电子扫描系统
• 1930年RCA公司改进电子束显像管
• 1931年V.K. Zworykin发明电视显像管
• 1937年/1939年英国/美国开始黑白电视广播
• 1940年代末美国发明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后来逐步
发展为有线电视(电缆电视cable television)
• 194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成功荫罩式彩色显像管
• 1952年美国提出NTSC彩色电视制式
• 1954年美国正式开始彩色电视广播
• 1958年中国开始黑白电视广播
• 1963年联邦德国提出PAL彩色电视制式
• 1964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发现液晶光电效应,后来发
展成液晶显示器(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1966年美国人D.L.比泽和H.G.斯洛托夫发明等离子
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
• 1966年法国提出SECAM彩色电视制式
• 1970年代初中国开始彩色电视广播,采用PAL-D制式
• 1972年日本广播协会研究所提出模拟高清晰度电视
HDTV的MUSE方案
• 1974年中国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安装和使用共用天线电
视系统
• 1979年柯达公司Rochester实验室的邓青云发明小分
子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
管/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薄膜电视,1987年英国剑桥
大学博士生Jeremy Burroughes证明大分子的聚合物
也有场致发光效应,即聚合物OLED
• 1980年代中国开始在单位安装电缆电视
• 1988年汉城奥运会采用MUSE的HDTV转播
• 1991年日本正式开始MUSE的HDTV广播
• 1993年欧洲开始制定数字电视广播DVB标准
• 1994年中国国务院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
的数字HDTV研究开发小组
• 1995年美国通过ATSC数字电视标准
• 1997年中国CCTV进行HDTV广播试验
• 1999年CCTV用HDTV实况转播50周年国庆
• 1999年开始研究,2004年9月14 日日本的佳能与
东芝宣布将共同生产SED (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
器)
二.彩色电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