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春秋阅读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筷子春秋阅读答案 筷子是我们每天用来吃饭的生活用品,早在先秦时期,我们就有使用的筷子的记录了。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筷子春秋阅读材料 ①筷子在先秦时被称为梜。《礼记》说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注:梜,犹箸也。《史记》谓纣始为象箸。这些都说明箸的称呼可能最早在商代出现。 ②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可能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的意思,为了趋吉避凶,他们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从此筷子便在人间叫开了。 ③古代用筷子的情况可参考画像砖。a 汉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因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形象资料。 b 1973年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有彩绘云龙纹漆案出土,有趣的是这个漆案上除了摆放了5个写有君奉食的小盆、两个酒卮,案面上还放有一个耳杯,杯上还放有一双竹筷。 c 《红楼梦》描写的宴饮场面中几乎都出现了筷子。比如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在座的主人和宾客每人都手执一双竹筷。 d 今人虽然不能亲眼目睹那时人们使用筷子的场景,但却可以从流传至今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领略人们当时使用筷子的状况。 ④筷子之所以延用至今,在于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从饮食进化的历史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再自然不过,其后出现的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汤匙。《说文》谓匕,亦所以用匕取饭。今天的匙是由匕发展而来。匕作为一种食器虽然对人进食有帮助,但用金属或瓷土作原料制作起来很麻烦。同时它的分量重,使用起来也很笨拙,所以难以准确取到所需食物,筷子恰好能够扬长避短,取而代之。 ⑤至于使用筷子何以那么方便灵活,许多名人都进行了探寻并做出相应的解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曾经说:中华族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早在两汉时期便使用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最简单、最科学的一种解释。 ⑥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当年对西方记者调侃的那样:中国人从来是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筷子春秋阅读题目 1.本文标题《筷子春秋》中的春秋的意思是_____(2分) 2.文章是从筷子名称的由来、_____、______和使用原理等几方面来介绍筷子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 (6分) 3.这足以证明汉代时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但广泛使用筷子却始于清代。这句话要是放入第③段,那么,恰当的地方是( )(4分)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从第④段可知筷子取代匕成为现今中国最主要的进食工具的原因是:(6分) ⑴______ ⑵ ______ ⑶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筷子在秦朝时被称为梜,是《礼记》中记载的。 B.箸,变成今天的筷,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 C.筷子是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绝妙运用。 D.中国人使用筷子不使用刀叉,说明中国人只尚文不尚武。 1.历史 2.古代使用筷子的情况 筷子沿用至今的原因 逻辑顺序 3.C 4.(1)取材方便、制作容易 (2)分量轻、使用灵活 (3)取物准确 5.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15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