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文言实词复习指导
“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是高考文言文的一个考点,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难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命题,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对“省、审、樵、信”等词语的考查,2001年全国高考题对“拔、附、乘、北”等词语的考查就属于单独命题的性质。另一种是隐含性命题,是指以文句翻译的方式间接式测评。如2003年全国高考题翻译文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如果理解了其中“廷”“折”“恶”“佞”等词语,此文句的翻译也就轻而易举了。由此可见,文言实词的掌握至关重要。
学习文言实词首先是要结合教材多读多记,培养语感。最常用的文言实词《大纲》中规定需要掌握150个,但在实际阅读中,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切实掌握文言实词的有关知识。
一、掌握在人物传记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
针对高考文言文所选文段都是人物传记的这一特点,对很多在人物传记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学生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常用意义,才能更快、更准地读懂文言文段。例如:
幸:帝王前往某处;诏、敕:皇帝下命令。
銮舆:借代皇帝。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授、拜、除:授予官职。补:补充缺职。
迁:官职升迁;累迁:多次升迁;左迁:贬官。
转、徙、调:调动官职,指一般性的调转。
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有司:泛指有关官吏。
孤:幼而无父。
在人物传记中这些词经常出现,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识记,并累积,才能更快地读懂所选材料。
高考题例:
在2003年全国高考题所选的文言文段中,出现了“襁褓而孤”“召补记室”“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帝幸东都”“矩后从幸江都”“唯銮舆早还”“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等词句,如果没有相关知识作铺垫,就会在阅读上造成障碍。
二、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一)一词多义。
文言中词的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好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七个。
数目: 一人,一桌(《口技》) ?
相同、一样:古今一也(《察今》) ??
统一: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专一: 用心一也(《劝学》) ?
满,全: 上下天光,一碧万倾(《岳阳楼记》)
竟、乃: 乃一至此乎(《史记· 滑稽列传》)
有时、或者: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
一词虽然出现多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思,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来确定。
高考题例: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2002上海第23题)
三易马而三后( ) 今君后则欲逮臣( )
乙竟日亡所获也( ) 子意乎鱼( )
本题考的是一词多义,“易”“逮”“意”都是多义词,有很多常见义项,根据语境,本题的答案是“换、更换”,“赶上”,“整日”,“愿望(或:目标、希望)”
。
(二)古今异义。
在文言实词的积累中,应当充分注意古今异义现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例如:
词义扩大:如“江”“河”“诗”“书”等,以前是专指长江、黄河、《诗经》《尚书》,现在则是泛指。
词义缩小:如 “金”“臭”“谷”等,“好”, “金”以前包括金属器械、黄金、白银等,现在只指黄金;“臭”以前包括香气和臭气,是泛指一切气味,现在只指臭气;“谷”以前指五谷,现在则专指稻谷。
词义转移:如“穷”古代表示“不得志”“困窘”,现在指“贫穷”;“涕”
古义指眼泪,现在指鼻涕;“购”古义指悬赏征求,现在指购买。“再”,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再次;
感情色彩改变:如“爪牙”过去是褒义词“得力助手”,现在是贬义词;“卑鄙”古义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现在是个贬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如“眼睛”过去说“目”。
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种“貌似”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一些词语容易造成错觉,使人望文生义,把它们当作一个双音节词语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这一点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如:
中国,指中原地区;地方,指土地方圆;明日,泛指第二天;故事,指旧时发生的事;还有“可以”“至于”“聪明”“爪牙”“卑鄙”“感激”“智力”“指示”“妻子”等等,它们和现代汉语对应的双音词都有明显的区别。在理解这些词义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今义来解释。
高考题例:
例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