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丛台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丛台公园参观游览。 丛台 .docVIP

武灵丛台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丛台公园参观游览。 丛台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灵丛台 ?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丛台公园参观游览。    丛台公园于1953年建成开放,是以赵文化遗址武灵丛台为中心开辟而成的一座大型公园。它占地面积三百六十亩。园内亭台楼榭布局主次分明,曲桥长廊秀雅玲珑,湖光山色绿树掩映,是集古迹游览、花卉欣赏、动物展出、儿童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憩娱乐场所。2004年3月开始免费对外开放。    (门楼)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公园门楼,是丛台公园的正门。它是1998年在原址翻建而成的,建筑风格为明清卷棚歇山式建筑,红柱绿瓦,气势雄伟壮观。正面“丛台公园”四个大字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诺所书。背面“丛台公园”四个字是原人民日报总编邵华泽题写的。    (走在通往武灵丛台的路上)    请大家跟我往前走。在我们两侧分别是牡丹园和月季园,每到开花季节,千花竞放,万蕊吐艳,走在中间通道上,直觉香气扑鼻,沁人心脾,使游客一进公园,顿觉与外界纷扰世界的不同,心情自然就轻松愉快多了。在牡丹园的西侧是盆景园,常年展出很多玲珑小巧、景致各异的盆景作品。盆景园内以仿古建筑为主,与古丛台遥相呼应。在盆景园的西边立有一块碑,是我国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于2002年来邯参观丛台公园时所题。    邯郸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是大家知道“邯郸”之名的来历吗?《汉书》注者张晏解释说:“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故名邯郸。”是说古时候在邯郸城西有座山,叫邯山。这座山到这里为止,所以叫邯郸。但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邯郸的古老从其名称中便可略见一斑。    (来到了武灵丛台下)    武灵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是公园内的主体建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丛台北侧拾级而上,古气氤氲,苍松翠柏侧身两旁,一块块青砖如竹简串起沧桑历史,一级级台阶似血脉贯通了古今纵横。关于这座傲然雄踞的古台,曾流传着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请大家跟我登上丛台。    丛台一名,始见于《汉书·高后纪》。“元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187年的一次丛台火灾。而丛台的始建年代当然还要更早,相传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建。由此算来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那是一个兵家纷争的多事之秋。提起那个年代,便不能不提起那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我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赵国君主—-赵雍,也就是赵武灵王。    赵雍注重实际,不慕虚名,他即位时不称王而令国人称他为君,他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那时,赵国国势衰弱,受到秦国和齐国的威胁,以及匈奴、林胡的侵扰,对外作战屡遭败绩。赵武灵王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就亲自到战场指挥作战,他发现胡人穿的衣服短小,骑马射箭非常灵便,而赵国将士穿的是宽袖长袍,乘的是笨重的战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意识到强国之本在于强兵,生存之路唯有改革。于是在公元前307年,即赵武灵十九年决定让全军将士改穿胡服,学习骑马射箭。他的这一举措遭到了守旧大臣的反对。为排众议,赵雍亲自上门说服众大臣:“法律礼节是根据需要而定,服装器械是根据方便而制。尧、舜、禹之所以兴盛,是因为他们没有世袭王位,夏、商之所以衰亡,是因为他们遵循旧礼而不变通。”并率先穿上胡服,传令全国改变装束,学习骑马射箭。大家请看亭楼内墙上的陶瓷壁画,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故事。 赵国随着军事改革的深入,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各个方面也进行了改进,国势日强,不仅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到了现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一带,使赵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胡服骑射是对古代战术的一大革新,标志着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了骑战时代,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一会儿我们去看两块碑,清朝乾隆皇帝和郭沫若先生都对赵武灵王给予很高的评价。    赵武灵王不仅破除旧习,锐意改革,而且胆识过人。当时,赵国西面的秦国十分强大,一心想吞并赵国。为了了解秦国国情,学习秦国制度,以便抵御强秦,赵武灵王只身前往,越过边境,考察秦国,甚至扮做使者,面见秦王。事后秦王觉得来人气度不凡,心生狐疑,便派人去找,这时候赵武灵王已经返回赵国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开改革之先河,又亲自深入一线考察,进行调查研究,可以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句笑话,他学邓小平理论学得不错。    历史记住了赵武灵王,同时留下了这座名台。赵武灵王修筑丛台的目的是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古人曾有“台上弦歌醉美人,台下橐鞬耀武士”的诗句。那么“丛台”之名是怎么来的呢?据唐颜师古《汉书注》说:“连聚非一、故名丛台。”说的是当时这里有很多高台,互相连在一起,所以叫丛台。史载丛台上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缀美妙,名扬列国。直到盛唐,一直是中原地区的一处胜景。    (登上丛台)    漫长的岁月中,丛台虽多次改修重建,却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