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苦竹笋质地脆爽、风味独特、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较高,但因苦笋具有一定的苦
味,且苦笋采收后品质变化极快,限制了其消费和加工。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以
苦笋为原料,采用酸渍和发酵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加工工艺,
研究两种软包装苦笋成品的品质差异。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品质变化,建立了产品货架
期预测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酸渍苦笋加工工艺研究。考察酸种类、酸浓度、盐浓度和糖添加量4个因素
对酸渍苦笋加工工艺条件的影响,以感官得分为指标,确定各单因素的最佳条件。在
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进行优化与验证,得出最佳配方为柠
檬酸,乳酸,醋酸以2:1:1的比例混合,酸添加量0.6%,盐添加量2%,糖添加量3%。
考察杀菌条件对软包装酸渍苦笋的品质影响,以不同杀菌条件后保温实验 (37℃,10
d)的菌落总数和硬度为指标,得到最佳杀菌条件为80℃条件下灭菌20min。
2、发酵苦笋加工工艺研究。研究接种量 (菌种为LactobacillusplantarumPM-2)、
发酵温度、食盐浓度以及蔗糖添加量对苦笋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苦
4
笋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0℃,食盐浓度6%,糖添加量2%,接种量10 CFU/g。
3、酸渍与发酵苦笋品质对比分析。对酸渍和发酵苦笋成品的感官评价,色差,
质构,营养指标,理化指标,风味成分以及微生物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酸
渍苦笋的总酸含量高于发酵苦笋。酸渍苦笋主要有机酸为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发
酵苦笋主要有机酸为乳酸。发酵苦笋和酸渍苦笋感官评分总分总体差异不大,酸渍苦
笋质构特性优于发酵苦笋。酸渍苦笋比发酵苦笋颜色更亮更黄,但发酵苦笋比酸渍苦
笋偏红。两种苦笋ΔE 4.69,色泽差异较大,从视觉上较容易分辨。酸渍苦笋能更好
的保持苦笋原有的营养成分,苦味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使其风味得到改善。发酵苦笋和
酸渍苦笋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较大,发酵苦笋检测出酯类,烯类,烷烃类以及醛类等
17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酸渍苦笋检测到酯类和烯类共4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两种软
I
包装成品品微生物指标均为0,经过保温实验,未有涨袋漏气现象,两种产品达到商
业无菌要求。
4、两种软包装苦笋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在25℃,35℃,45℃
条件下储藏,两种软包装苦笋的硬度均逐渐降低。色差L 值降低,a 值增大,发酵苦
笋b 值逐渐降低,酸渍苦笋b 值先升高后降低。通过两种苦笋在储藏过程中的色差和
硬度变化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同时预测两种软包装苦笋在25℃条件下的货架期。
色差预测模型预测出发酵苦笋的货架期为120.21d,酸渍苦笋为165.12 d。硬度预测
模型预测预测出发酵苦笋的货架期为102.55d,酸渍苦笋为130.53d。
关键词:苦笋;酸渍加工;发酵;品质对比;货架期
II
Abstract
Thebitter bamboo shootshave crisp texture,unique flavor,high nutritional and edible
value, but the bitter bamboo shoots have a certain bitter taste, and the quality changes of
thebitterbamboo shootsareextremely fast,which limitstheir consumption andprocess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study takes bitter bamboo shoots as raw material,
treats it with acid pickling and fermentation, and optimizes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quality dif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鸟类TLRs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研究.pdf
- 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pdf
- 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泸县为例.pdf
- 糯性高粱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与筛选.pdf
- 呕吐毒素对幼草鱼生长、肠道物理和免疫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pdf
-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巨菌草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pdf
- 喷硒对彩麦营养品质及花青素生物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pdf
- 彭县黄鸡品种选育及其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pdf
- 皮下注射前列腺素E2对幼龄犬骨组织代谢的调节作用.pdf
- 平欧杂交榛扦插繁育技术研究.pdf
- 塞内加谷病毒四川株的分离鉴定、全基因序列分析及其3C蛋白的真核表达.pdf
- 山奈酚对小鼠淋巴细胞活力与焦亡的影响.pdf
- 杉木第三代种子园早期子代测定研究.pdf
- 少数民族群众因灾异地安置生计转型研究 ——以邛崃市南宝山安置点为例.pdf
- 神经珠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胶质瘤细胞氧化防御中的作用.pdf
- 生物素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头肾和脾脏免疫功能及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及机制.pdf
- 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小鼠后皮肤和肺脏模式识别受体与细胞因子变化规律观察.pdf
- 水稻川235B早熟性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pdf
- 水稻砷低积累材料筛选及积累特性研究.pdf
- 四川某猪场仔猪腹泻肠道菌群多样性调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