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目 录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 4
方案设计……………………………………………………4
施工部署……………………………………………………6
施工准备工作………………………………………………16
施工方案……………………………………………………35
质量控制措施………………………………………………37
安全保证措施……………………………………………40
文明施工措施 ………………………………………………41
一、编制依据
1.1烟台万华搬迁一体化项目丙烯酸装置区街区给排水工程(2484)施工图纸。
1.2本工程施工依据的规范和标准如下:
(1)02S515 排水检查井(含03修订版)
(2)03S702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3)04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4)04S52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
(5)05S502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6)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7)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8)JGJ46-2005《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JGJ80-19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10)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11)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2) GB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3)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GB50236-19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5)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16)SH3505-2008《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7)SH/T3503-2007《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1.3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山东省与烟台市有关规定。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特点
本工程由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设计。给排水工程包括:生活水管(DW);工业给水管(IW);高压消防给水管(FW);泡沫消防给水管(FCW);循环水供/回水管(CWS/CWR);淡化海水管(IW1);地面污水排水管(GWW);污染雨水排水管(GWW1);生活污水排水管(DWW);雨水排水管(RW)等;DW、IW、FW、FCW、CWS、CWR管线采用钢管;IW1管线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给水管;GWW、GWW1、DWW主干线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与各单元交界处采用与各单元相同的材质;RW管线中DN≥6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DN600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其中钢筋混凝土管550米,离心球墨铸铁管6023米,不锈钢管420米,碳钢管9580米。本工程为各种工业给排水管道及钢筋混凝土管井。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分组第二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
本工程位于烟台万华工业园丙烯酸酯装置区内。
岩、土层分布:
①层填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结构松散,为新近填土,未经处理,不宜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
②层中砂: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厚度一般较小,分布不稳定,属工程性质相对较差的地基土层。
③层粉质粘土: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中等,厚度变化较大,当承载力满足上部建(构)筑物要求时,在分布稳定、层顶面埋深较浅地段,可作为拟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④层残积砂质粘性土: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低,厚度变化较大,当承载力满足上部建(构)筑物要求时,在分布稳定、层顶面埋深较浅地段,可作为拟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⑤层全风化黑云二长花岗岩、⑥1层砂砾状强风化黑云二长花岗岩:承载力高,压缩性低,厚度大,分布稳定,在层顶面埋深较浅地段,可作为拟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⑤夹、⑥1夹层全风化、强风化煌斑岩脉、构造片岩脉,与⑤层、⑥1层工程性质基本相近,可视为同层。
⑥2层块状状强风化黑云二长花岗岩:承载力高,压缩性低,厚度大,分布较稳定,在层顶面埋深较小地段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在层顶面埋深较大地段是较好的桩基持力层。
⑥2夹层块状强风化花岗斑岩脉:承载力高,压缩性低,呈陡倾角脉状产出,作为基础持力层时,需注意与周围岩体的压缩性差异。
⑦层中风化黑云二长花岗岩:承载力高,压缩变形可忽略不计,厚度大,分布稳定,是良好的桩基持力层。
⑦夹层中风化花岗斑岩脉、玄武质玢岩脉、煌斑岩脉、构造片岩脉:承载力高
文档评论(0)